沈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东山头学校 湖北省 孝感市 432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不仅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其教学效率和效果还都比较差,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导致这一矛盾又一次深化,严重影响健美操教学的优化与发展。因此,本文基于这一现状,从健美操教学的现状出发,通过对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思考,在为健美操教学提供参考的同时,有效促进健美操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学生主体性发展;策略和思路分析
一、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简单分析
(一)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概念分析
学生主体性发展,其实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独立自主地、自觉能动地、积极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一句话就是,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涵分析
在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时,其实就是通过对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在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具备一定的意识和主导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加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并利用自身的思维和能力进行创造,最终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的。因此,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学生主体型发展的内容和作用
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作用,其实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是主体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其次,学生作为个体身心发展的主体.是个性社会化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特性、整体性等主体性品质;最后,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主体化的客体,是由教到不教、由教育走向自我教育的主体。
二、现阶段健美操教学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课程时间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
健美操教学作为素质性功能类学科,一直不受学校的重视,所安排的教学课程时间大都较短,但健美操教学的内容却很多,学生实际能获取的知识和练习的时间很少,所以在教学时,大都由教师带领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在教学中缺少一定的思考,进而严重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二)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学生主体性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是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需要学生自发地进行学习并创造,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大部分的健美操教学都是千篇一律,通过教师做动作,学生模仿记忆,最后经过反复的练习,完成知识和动作的积累,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效率和效果得不到保障,还会抹杀学生对于课程的兴奋感,进而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展。
三、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优化课程设置,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对学习进行探索,在培养学生主动性、责任感和自信心的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创造和发挥,而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指导和教学,才能保证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效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和学生家长对于这类功能素质类学科并不重视,都把眼光放在专业的知识素质之上,导致健美操的课时设置非常有限,而健美操教学的内容又很杂,不仅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动作等进行全面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和相关理论知识,由此两者之间的矛盾产生了,严重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进而影响健美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在对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时,可以针对课程内容与课时之间的矛盾,通过优化课程设置的方式,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和空间,进而有效促进学生主体化发展的同时,促进健美操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比如,在实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针对课程内容与课时之间的矛盾,通过对课程的优化与配置,进而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前提,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同时,增强健美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首先,是基础课时的保障,可以根据素质教育中的相关要求,合理要求课程时间的增加,通过充足的教学时间,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其次,是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在进行优化时,可以根据总学习时间进行安排,实行阶段性教学的策略,通过循序渐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递进,在为学生提供充分指导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养成,推动学生的主体化发展。如在实际优化过程中,可以从四个阶段进行划分,第一个阶段是氛围的创设,通过在课程中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伴奏进行自由舞动,在给学生随心表达自我机会的同时,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动起来,进而让学生自发的加入到学习之中;第二个阶段是教师的示范教学,教师通过对基础动作的演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健美操中的基本动作,为后面的学习和创造提供基础;第三个阶段,就是模仿阶段,在这一阶段,就通过利用示范教学的整合,让学生对一套整体动作进行模范,在模仿的过程中完成基本动作的积累。最后,是创造阶段,在学生理论知识和相关动作积累足够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音频,让学生开始尝试创造,在创造过程中教师只提供帮助,但不发表意见,在创造完成后,再给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自我意识的表达,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二)丰富和创新教学模式
在对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时,教学模式也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开展健美操教学时,教学模式都千篇一律,通过示范和练习的模式,给学生进行传授,不仅教学效率和效果不佳,还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丰富和创新教学模式的方式,进而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发加入到学习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比如,在实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丰富和创新教学模式的方式,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主体化发展,提升健美操教学的效率和水平。在进行丰富和创新时,教师可以基于情景教学的模式,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教师可以通过背景音乐、动作之间的有效配合,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意境,进而在提升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对这一阶段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让学生集体对统一动作进行改编的方式,结合游戏的模式进行开展,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完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主体化发展。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从而有效提升课外教学模式的效果,主要是应用于模仿阶段的教学,通过以小组的形式,利用组内的合作与竞争,让学生自发的加入到学习和练习之中,在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通过加强学生的主动权,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主动性参与,进而在推动学生主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健美操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总结:在对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策略探讨时,不仅需要对学生主体性发展概念、内涵与作用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还需要针对当前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主体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解,通过两方面的考量,从而完成对健美操教学的优化与完善,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与教学水平提升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鹤.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路分析[J]. 科技资讯, 2020, 018(012):200-201.
[2] 敦春梅, 谢微. 基于超循环视域下高校健美操教学转型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8).
[3] 关于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 拳击与格斗, 2020, 000(00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