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小学“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王代蓉
[导读] 小学生常被喻为祖国未来的花朵,被寄予了希望,教师们则被喻为浇灌花朵成长的辛勤园工,他们不仅肩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任务,也承担着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
        王代蓉
        雅安市石棉县新棉小学   
        摘要:小学生常被喻为祖国未来的花朵,被寄予了希望,教师们则被喻为浇灌花朵成长的辛勤园工,他们不仅肩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任务,也承担着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但教育并不是单方面的,目前的种种现象表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大多仍是以学校负责为主,缺少家庭和社会的参与,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山区小学因为环境的不同,属于全国教育薄弱地带中的薄弱环节,这里的大多数学校因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理念相对落后,对教育的认识不够,相比其他地区存在更多的不足之处。为此,本文对山区小学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山区小学;“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教育;问题;成效
        一、“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的内涵
        家庭德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要求父母给予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跟环境。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家长要肩负起教育子女的重要责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校德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智力、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水平,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目标。社会德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延伸,要求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和保护,防止学生因好胜心强、自制力差等原因一时犯错。只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三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山区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山区小学因为深处偏僻地段,受到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在德育教育工作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大部分家长未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学历不高,一心寄望于孩子读好书,走出山区,单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认为孩子玩游戏便是“不务正业”,限制孩子的兴趣发展,无形之中也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其次,山区小学一般只是开设了德育课程来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其他德育工作路径比较少,德育工作并没有发生最大作用。长此以往,小学的德育工作便出现了内容过于单一的问题,学生无法实现随时随地接受德育熏陶的目的。最后,与现实生活脱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深,容易忘记一些德育知识,学习效率低,也很难让学生将德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限制了小学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山区小学“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策略
        在看到存在问题之后,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解决存在问题,提升德育成效。在我看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努力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大力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常规教育。例如,坚持每周一开展升旗仪式,规范升旗仪式,要求学生站在国旗下唱国歌,并且由每周的值周教师定期或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受到教育,感受到节日或纪念日的意义、氛围。二是开展好每周的班会,加强对班主任晨会和班会的管理力度,从量和质上做切合实际的要求,并将班会纳入对班主任的考核之中,有力的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结合本地与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比如说春秋游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红色基地、进行实地学习,或者组织社团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2.增进家校联系。一是要家长做出榜样,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自己德行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父母要注重自身言行。二是从小抓起、从小处着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孩子的德育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还要从小的方面着手。三是注重教导结合、启发思考。家长在进行德育时引导孩子,思考从事例中能学到什么。在讲故事、看电影时,家长要引导孩子从中学到知识。并且要用形象性、趣味性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 四是经常与孩子交流。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子女的心理障碍。五是与学校合作。建立家委会,让家长能够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家长通过定期参加家长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对孩子的思想言行进行了解。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家教水平。
        3.促进德育的社会化,宣传正能量。一是加强社会德育基地。坚持志愿者活动的形式走入社区,开展“走向社区,实践成才”的活动,特别是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引导鼓励学生深入到社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并且通过让每个学生认真记录《德育实践记录卡》,记录下每次的心得体会。二是注重社会教育的影响,弘扬健康向上的文化。争取社会的支持是学校的一个重要教育手段,可建立起区校互动的德育教育机制,将家校、区校的合作模式进行有效的整合,有效建立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总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只有充分认识三者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小学教师也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德育基础水平,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更好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    分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J]. 陈雨沁.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03)
        [2]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 共同打造德育教育平台[A].    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中国会议[C]. 2006
        [3]“三位一体”中学生德育模式问题研究 ——以东营市某高级中学为例[D] .雷蕾蕾.    山东师范大学. 2019
        [4]    农村城郊学校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实践研究[J]. 王长明.    学周刊. 2020(34)
        [5]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构建分析[J]. 吴静娟.    考试周刊. 2020(81)
        [6]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工作[J]. 刘志勇.    考试周刊. 2019(99)   
        [7]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下小学生德育发展研究[J].    孙湘迪.长江丛刊. 2019(16)
        [8]家庭、学校、社会劳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J].孟献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02)
        [9]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有效开展[J].    刘娟.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