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全西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宗地镇宗地民族中学 贵州安顺 550808 )
摘要:初中时期,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正处于关键培养时期。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价值观和素质建设,引导学生塑造核心价值观。初中时期,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品德建设的关键课程与渠道。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初中道德法治的融合,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教育效果和质量,实现核心素养建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前言:初中时期,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素质建设,关注学生品质培养和发展。
一、初中时期道德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一)脱离主流
该问题表现为,初中时期,学生没有健全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有问题,脱离了核心问题[1]。许多学生,其实并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没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作用。甚至很多学生觉得,地位、权力、金钱才是自己毕生的追求,是非常严重且必须注意的问题。
(二)缺少健全体系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有些学生表示,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很少提及社会主义相关问题与核心价值观。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生活关系十分紧密。道德法治教育需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有调查显示,当前学生大多对道德法治教师表现十分尊敬,可是却并不亲切。学生不喜欢道德法治。许多教师缺少足够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戾气相对沉重,不少学生课堂喜欢捣乱。虽然教师课堂讲解天花乱坠,学生在课堂昏昏欲睡。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顺应趋势和潮流改革教学构思。以终身学习为追求,改革教学思路[3]。
二、初中道德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办法
(一)立足实际走进生活
教学最基础的是教材,教师需要教师操作。教材毕竟是死的,教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讲活死的知识,将生活与道德与法治联系到一起。课本是教学方法的经验总结和指导。教师需要重视生活实践。教师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将生活中,学生所发现的事情当做例子讲解。学生对社会现象建立全新认知,形成感情共鸣。这样学生就能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比如,学习《中学时代》的时候,学生此时刚刚进入学校,进入全新的环境学习知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环境图片和视频资料作为参考,教师讲解素材,带领学生适应学校氛围。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对比过去学校的照片,让学生建立全新的知识印象。
(二)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们常说,生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教师。生活是知识的素材来源,生活能够让学生走进知识的背后,发现知识的本质和原理。学生参与生活之中,汲取各种有用知识。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外出活动,感受实际,扮演生活各种角色。在情景活动、情景模拟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明白了善待他人、正确做人的道理,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学校每周都可以抽取一些时间,组织学生外出娱乐和游玩,学生游玩的时候,带齐各种物品。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旅游、爬山以及拍照,叙述遇到的各种事情。用这样的方法,就能让学生了解如何与他人亲切互动以及分享,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人际关系。以上活动,让学生养成了非常好的品德与品质,学生学会了友善,反应的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素质建设,能够让学生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理解。
(三)玩的过程中学学的过程中玩
课堂教育过程中,如果活动充满吸引力,就能有效组织学生,让学生加入到活动当中。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用实践或是手工活动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素质。教师教学期间,学生对学习的主题内容建立了全新认知与理解,学生养成了团结实践以及团结互助素质。学生的敬业、和谐与文明品质,标志着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培养。
(四)情感教育融合教学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真挚感情。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情感互动。感情浓烈与丰厚,才能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和观察世界。应说明的是,虽然人的感情十分重要,但很多时候,人的感情的确很容易被漏掉与忽视。道德法制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生理心理情况调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情况,做好学生价值观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完成道德法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用各种正面故事和形象引导学生形成友善素养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故事引导下,明白了知识道理,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
结语:初中时期,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关键时期。我国有着庞大数量的青少年群体,青少年是祖国建设者以及未来的花朵。学生三观和思想状况建设,关系到未来我国的社会进步。初中时期必须重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惠珊,张连春,付秀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3):167-168.
[2]邹小平.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大陆桥视野,2021(03):126-127.
[3]单君.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命题方向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0):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