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阅读的育人功能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李国毅
[导读] 家庭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需要加强初中全面综合德育,从学校到家庭都要进行良好的引导
        李国毅
        博罗县罗阳第二中学  

        摘要:家庭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需要加强初中全面综合德育,从学校到家庭都要进行良好的引导。家庭教育从亲子关系方面更容易进行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孩子对家长的话比较重视,因此本文以阅读为渡舟,通过家庭阅读教育引导的方式,还原家长教育的育功能。
        关键词:阅读 家庭教育 德育 方法

绪论
        阅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引导和阅读理解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生的价值观,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德育的良好效果。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家长较为依赖,家长对其有较好的约束性,因此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阅读教育,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为初中生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设置家中的阅读角,制定自主阅读时间
        书籍是打开心灵的窗户,可以让孩子直观世界,了解社会现象,学习知识,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对初中生的阅读习惯培养,设置家庭阅读角,让孩子在空闲之余选择书架上有内涵的书籍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家长可以选择书房作为阅读角的安置点,给初中生进行阅读桌面和座椅的购置,或者进行地毯和靠背的铺设,从而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打造一个分类书架,将各种文学、哲理、绘本、散文、小说等书籍进行分类摆放,让孩子选择书籍进行阅读,或通过家长的引导制定阅读计划,从而循序渐进的让孩子进行所有种类书籍的阅读,丰富初中生的阅读量,有益于孩子的精神建设和正确价值观念形成。阅读角的设置要注重环境的建设,采光度一定要好,不能因为光源不足造成孩子视力下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并且要注重隔音设计,外界的嘈杂声很容易造成孩子阅读不能投入,阅读效果大大降低,因此要采用隔音板材进行书房的装修装饰,从而有效的隔音,营造安静的阅读氛围。房间的温度也要进行充分的管理,特别是在夏冬两季,一定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温度适宜,提升阅读环境的质量。在保障阅读环境适宜的基础上,要加强孩子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初中生正处于自控能力较差的发展阶段,因此家长要协助引导进行阅读时间的规划,从而让孩子按照阅读计划进行自主阅读学习,从而循序渐进的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保障阅读学习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加强阅读角的建设,首先就要注重对阅读环境的营造,环境是阅读学习效率的保障,因此从温度、安静度、舒适度等方面进行环境优化改造,营造适合阅读学习的环境氛围,从而提升孩子自主阅读理解的水平。在初中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干预控制,避免孩子出现效率低的现象,通过帮助孩子建立阅读计划,规定每日的阅读时间,并进行阅读理解感受的互动交流,从而真正意义上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二、加强陪伴,家长与孩子进行阅读互动交流
        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形态下,家长的角色不仅仅是父母,更多的是社会角色,占用了家长绝大多数的时间,因此对孩子的陪伴时间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进步的推动力较差,无法很好的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些许缺失。所以家长要利用晚上和周末的休息时间多陪伴孩子,参与到孩子的阅读学习中,陪孩子一同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并进行阅读互动,激励孩子更好更快的进步。
        家长可以利用晚上和周末的休息时间进行陪伴式阅读,在阅读角与孩子一同进行阅读学习,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监督孩子的状态,在孩子出现走神或瞌睡的时候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或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孩子更快的集中注意力,参与到互动交流中,从而将孩子的思维良好的引入阅读思考中。在前期阅读过程中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让孩子可以自己进行书籍的认真阅读,而经过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后就会产生疲倦感,这时可以通过家长和孩子进行互动的方式,将书籍中的某个有趣或值得深思的情景搬出来进行模拟互动,从而让孩子在进行对话或表演的方式中不断提升兴趣,激发孩子的热情,再进行阅读分析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会提升孩子对整个书籍内容的深刻理解,促进德育的实际效果。通过这种静动静的阅读陪伴互动的方式,更好的提升孩子对书籍的理解和反思。
        家长要加强陪伴,与孩子多进行阅读交流互动,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阅读环境,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体系,并且在亲自互动过程中提升阅读教育的效果,潜移默化促进孩子的成长进步。


三、加强引导,培养孩子阅读理解能力
        家长要加强阅读引导,通过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孩子进行阅读理解,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深层次的书籍文章,孩子会很难进行深入思考,因此需要家长通过案例等方式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孩子阅读理解力,并深化阅读教育的意义。
        家长作为孩子的父母,同样也是孩子一生的重要引导者,在阅读教育中,家长需要充分担任教育的职责,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良好的阅读教育和德育效果。比如一些哲理性的国外小说,初中的学生非常喜欢看这类的书籍,但只是单一的进行故事内容的阅读,对于小说的背景和作者传达的内涵观念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我国是文化大国,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留下来的古诗词文化不仅是古人文化的精髓,也是启发孩子价值观念的重要方式。因此对于这类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进行论证引导,通过案例分析或替代论证的方式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对孩子的生活产生积极的意义。比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家长可以从这句古诗的背景给孩子进行讲解,让孩子了解苏轼结发妻子去世十年的故事,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效果。
        家长加强对孩子进行读物背景的引导,从而让孩子了解整个内容的意思和背景,从而产生自主的思考,并结合故事内容进行赏析,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并产生个性化的理解,最终为自己的成长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和精神支柱。
四、做好阅读评价,塑造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完善的阅读计划,让孩子在前期自主阅读过后,结合读物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并在最终进行良好的阅读评价,实现良好的阅读效果,塑造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在进行阅读评价的过程中,家长需要结合阅读全过程进行针对性评价,这与课堂阅读教学不同,家长不需要考虑整体效果,直接根据自己孩子的阅读过程进行评价,点明孩子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纠正其阅读不良习惯,并针对学习效果进行提问,检验阅读学习的实际效果,不断完善阅读机制,引导孩子更好更快的发展。
        做好阅读评价工作,建立健全评价体系,让孩子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接受家长针对性的监督帮助,纠正孩子的阅读不良习惯,塑造孩子适合的阅读习惯,提升孩子阅读能力和分析逻辑能力,并形成自我个性化的价值观念,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国家人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家长要进行阅读角设置,给孩子留出一片舒适安静的阅读角落,孩子在进行自主的阅读理解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家长多进行引导互动,提升阅读理解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感受家人带来的温暖和陪伴。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阅读引导,做好评价反馈工作,将孩子出现问题的点记录下来,并且并观察孩子平时的不良学习习惯,从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并制定解决方法,帮助孩子进行问题改正,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冠.家庭因素对初中生阅读素养的影响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2019(03).
        [2]田蕊.家庭阅读环境对初一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以云南师大实验中学为例[J].云南大学,2018(11).
        [3]赵凯露;;家长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5年29期
        [4]吕绘元;家庭早期阅读活动影响因素及策略指导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张蕊;;生态发展观视角下对中学生亲子沟通现状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5年06期
        [6]李星;;父亲参与亲子分享阅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年09期
        [7]檀紫君;绘本阅读对智力障碍儿童叙事能力干预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8]张萍;;“亲子阅读”指导有效性策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10期

        作者简介:李国毅,男,1976年12月出生,汉族,广东博罗人,本科,初中物理一级教师,任教于博罗县罗阳第二中学,主要研究广东中考物理考点及命题趋势分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