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1+X”主题阅读教学的几点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胡丽霞
[导读] 随着小学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学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胡丽霞
        广东省连州市连州镇良江小学  513400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学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主题阅读教育作为围绕单元教材而展开的一项教育模式,能够为学生开阔学习视野、提升学习深度,从多个方面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围绕1+X主题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加深阅读理解,增强学生自主认知。本文围绕小学语文1+X主题阅读教学的实施价值、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1+X;主题;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主体阅读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和教材的深入对话。通过加深学生的积极思考,增强学生对于不用阅读教材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积极的交流中,加深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理解。
        一、小学语文1+X主题阅读教学的实施价值分析
        顾名思义,1+X主题阅读教学指的是一种单元整合的阅读教学模式。其中,“1”指的是精读案例的课程教学,“X”则指的是其他略读案例的课程。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附加“X”篇阅读材料,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强化主题阅读的教育实践。
        从整体上看,1+X主题阅读教学主要体现为以下几项实施价值:
        第一,引领教学创新,拓展知识面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深度尚未得到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知识量不足的问题。而借助于1+X主题阅读教学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法,能够从“以点带面”的教学举措中,加强学生的阅读量积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阅读议题,强化文本的内外整合,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培养阅读思维,建立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塑造是增强学生教学的发展重心,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思维,才能够从文本中汲取充足的知识。在1+X主题阅读中,教师可以借助对文本思想的探讨,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育,最终建立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
        第三,强化阅读技巧,提升课堂成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1+X主题阅读教学能够让教师提高对“1”篇文本的讲解深度,让学生加深对“X”篇文本的合作探究。通过科学的教育培训模式,能够助力教师将“精讲”和“略读”融为一体,促进教师的业务能力,使语文课程中不同的文本资料整合在一起,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修养。
        二、小学语文1+X主题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主题阅读教学受到了业内的关注,然而纵观当前1+X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推进,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精读的过程中,教师对于精读文章的阅读引导手法较为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深化开展。在精读和略读的融合举措上,两者并未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学生往往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并不是为了“理解”而“阅读”,这就导致语文教学中阅读策略的实施缺乏深度。除此之外,在精读课程的案例解析和选择上,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待相关教育工作者围绕略读课程和拓展课程展开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主题阅读和学习思考。
        三、强化小学语文1+X主题阅读教学的具体举措
        叶圣陶曾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围绕文本语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并结合其中的字词实施不同的阅读方法。
        (1)提高重视程度,加强课程研讨
        新课改的师生背景下,结合小学语文教育的实施背景,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增强对于1+X主题阅读教学的深度研究和探讨。尤其是要结合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于阅读课程的关注,增进教师对于主题阅读的教学研讨。例如,2021年4月9日,连州市连州镇良江小学语文组县级科研课题《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1+X”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会正式举行,会上由当地教育局、专家、资深教师组成的评审组围绕语文教研工作,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尤其是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1+X”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内容、重点和难点,和专家就主题教育的标准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新的发展设想。通过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专家组一致认为,本课题获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之所以能够在1+X主题阅读教学中获得丰厚的成果,主要是因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课题的研讨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尤其是通过凝聚强大的教育合力,对课题的内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确保主题研讨具备实效。
        (2)树立教学目标,精确精读议题
        1+X主题阅读教学中,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的教学素材,教师应围绕“1”篇文章的精读特点,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教育举措,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应该设定一个精读课程议题,将几篇文本有机的衔接在一起,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中确保议题设置的科学和适度。比如,阅读议题的构建要结合文章中语言结构、审美鉴赏、文化思想等方面,确保学生能够在其中体会到文章的文学价值。其次,精读议题的设定应该具备导向性和连贯性,围绕作者的文体,根据同一对象、同一主题、同个观点加深议题,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多样。例如良江小学语文课题组成员梁小环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树和喜鹊》一课中,由“猜谜导入,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感悟,随文识字”——“整合阅读,主题拓展”四步骤进行融合。课堂上紧扣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教会学生用“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指导重点词语“孤单”“邻居”的意思,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拓展阅读《蜗牛和兔子》,达到方法迁移,提升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真正实现了"一课一得"。以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层次清晰的教学结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师适时地讲解和引导,让课堂师生互动气氛愉快,精彩纷呈,充分体现“1十X”单元主题教学的特点。
        (3)多元化拓展,加强文本整合
        在1+X主题阅读中,教师应该围绕课文单元中的不同文本,实施科学关联。尤其是要对语文教材进行筛选和分析,要结合不同学期的教学课时,坚持代表性、丰富性的发展原则,使精读例文的内容能够经得起推敲。尤其是要在对“X”文本的选择上,要秉承着难度适中的发展原则,增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塑造。同时,结合1+X的教学核心,增进学生对于阅读素材的情感融合。
        例如,对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主题阅读,能够作为“1+X”中的“1”来推进,而对于《白光》《童年记忆》《故乡》等课文,则可以作为“X”加以融合,旨在让学生掌握略读、跳读等不同的方法,通过相关联的方式,将看似不同的文本按照一定的结构整合在一起,能够从中探寻不同的写作方法,拉近思想主题,使相似的文风夯实语文教学基础,强化阅读主题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乡土化”的文学作品,达到对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
        (4)注重策略引导,提升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1+X主题阅读教学强化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成效,在构建略读、精读为一体的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对教育方法改革创新,从不同的方面实施教育传授。第一,通过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使学生能够结合课程“1”开展“高效自读”,借助读书笔记等方式,加强对文章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加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X”类文章进行持续的深化,确保阅读教学收益能够实现最大化。第二,结合部编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栏目的详细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帮助他们提升想象力,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养成会欣赏、会评价、会参考的阅读能力,结合“快乐读书吧”等一系列教材核心,强化阅读质量。第三,通过铸就良好的阅读计划,通过定制每周、每月的阅读安排,促进阅读效果,实施深具价值的策略引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推动1+X主题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突出训练重点,强化思维巩固,加强教育培养。尤其是要围绕主题阅读教学的具体步骤,实施延伸探讨,逐步增进学生对阅读主题的吸收能力。更好的发挥1+X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主体动能,达到对语文教学的深度提升。
        
        
        
        
        
        
        
        
        
        参考文献
        [1]梅素静.“1+X”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管见[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1):19.?
        [2]于东.语文核心素养下“1+X”群文阅读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8(1):55-57.?
        [3]蒋国碧.小学语文1+X阅读整合型教学理念浅议[J].教育现代化,2017(14):95.
        [4]朱素珍.1+X模式在小学语文略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