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霞
衡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学区管理委员会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发展。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对教学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受到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语文素养。本文就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问题
自主学习是当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中,首先要确保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在教学中起着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以及理解教学内容的辅助工作。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让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进一步加强。同时学生由于自己的自主学习,对自学知识的把握更加透彻,也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一、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第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简单来说,自主学习即是自学,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参与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信,令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学会独立思考,拥有看待问题的新方式,除此之外,还能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提升自我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不仅是对小学生有很好的作用,其重要性更多地体现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从小学开始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及早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此外,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三,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学习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比较轻松地解决很多学习上的困难,这无疑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笑对生活。总而言之,自主学习为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不仅仅是在学习方面,还将在学习以外的方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面临的问题研究
(一)语文老师教学观念较落后
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比较落后,灌输式教学现象普遍存在,在上课时,把课本上的知识或者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小学生学习的知识全部讲给他们听,也不管小学生是不是能够完全的吸收掉这些知识,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发展,时间久了,不但不能积极主动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小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畏惧心理,害怕上语文课,不愿意再去主动吸收语文知识,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在上课时无法专心致志的听课,认真学习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学习跟不上教师的进程,更谈不上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了,学习效率非常低下,效果不显著,也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
(二)老师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意识不足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取得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只是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小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体。但是在实际的讲课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很多语文老师都没有意识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也没有有意识的对小学生进行引导,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有一部分语文老师没有把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小学生长期出去被动吸收知识的现状并没有改变,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小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不强
当前时期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几个家人都目光都注视在一个小学生的身上,这就使得他们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比较严重,处在了一个被包办、被管理的尴尬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小学生根本就不会自主考虑问题,自主意识不高,自主学习能力非常的低下。就比如说,小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合理的规划自己的空闲时间,在老师讲课之前不会进行自主预习,老师在课堂上给小学生留白,让小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时候,他们甚至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小学生在学校所进行的一切都是跟着老师走,一旦老师不在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小学生就会不知所措。
这种情况对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不利的,严重影响到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当中,主要以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随着老师所讲的进度听讲这一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过于刻板、不生动,许多学生容易在听讲的过程中走思,不能全神贯注的进行听讲。因此,应该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以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比如一年级的新生差异很大,有的都会了,有的什么都不会,可以经常让能干的孩子当小老师,孩子们学得很认真,教的孩子也得到了满足。在学习一些说明文或者童话时,多数学生早已经读懂了课文内容,如果还是一一讲解,势必让课堂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在学生有疑问处进行讲解,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学习《鲸》一文时,可以和本单元的《松鼠》整合一起完成,提前布置预习题单:(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两篇文章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说明。(3)两篇文章的异同有哪些?当学生把问题暴露在老师面前的时候,就是老师要重点思考解决的困惑之处。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渐渗透至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更为直观、形象地展示相关图片、动画等内容,给予学生视觉、听觉双重刺激,激发学生热情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如在进行《雷雨》一文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机中的图像、声音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深入地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之处:“渐渐的,渐渐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为帮助学生理解“渐渐的”一词,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两组声音,一种是雷声突然变小,另一种是雷声逐渐变小。通过对比,让学生更为真实、客观地感受雨声与雷声的变化。学生领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渐渐”造句。通过多媒体的应用,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感悟到语文课程的魅力所在,还能够培养学生表达、阅读等综合能力。
(三)积极引进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最了解学生,学生间的互助学习能够使学生间形成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无形中会形成一种思维和能力的竞争过程,学生看到在能力等方面都势均力敌的几位同伴都在认真努力地学习,不由得会给自己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又是促进学生在相对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展开学习实践的有效条件。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形成一种暗自较劲,良性竞争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的过程中,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学生在对文章内容的阅读中,学生凭借自己的单打独斗,很容易就会在阅读实践中失掉兴趣,而我们利用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间形成争先恐后,唯恐落后的学习竞争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效率。
四、结语
在这个现代化时代,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小组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发展中是一个基础奠基的作用,老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识,培养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娜.试论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
[2]陈冬宇.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才智,2018(33).
[3]朱卓才.对农村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2).
作者简介:丁文霞(1980.11.18),女,汉族,河北衡水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
【本文系衡水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立项一般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