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翠云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西津小学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小学班主任要专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保持小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让小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健康地成长,小学班主任要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工作,要明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班主任要认识到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拟定对应的策略,还要得到校领导的支持,要在自身的专业技能方面下功夫,通过在班级里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拟定恰当的教育方案,要在班级管理的各个流程中不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家校密切合作,来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共同守护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引言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综合性的价值,能够补齐学生的短板,规划学生的发展方向,可以为素质教育培养工作提供坚定的动力基础。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水平比较低,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心理学科建设,还是存在初级阶段,整体发展的程度比较低,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集中,相应的心理建设水平也比较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教育资源比较匮乏,也缺少合格的心理教育资源,无法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效果不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从学生自身出发,帮助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现阶段,心理健康的教育人才建设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完成心理疏导任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要培育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下功夫,从班主任的工作入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抓住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的优势,顺应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
环境对人们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环境能够帮助人们成长进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要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让学生受到和谐班级氛围的影响,通过观察老师和同学的行为,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己融入到班级活动中来,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让班级活动持续发挥良性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班主任要将环境的作用铭记于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发挥环境教育的优势。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机构要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人才要求,帮助社会不断进步,要做好相关思想建设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调整人们的心理,让人们可以始终投入最高的精力在工作中,人们普遍希望可以心理健康知识改善自己的情况,帮助自己不断向前发展。学校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尽量减少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班主任要改变现阶段小学生心理不健全的问题,要针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疏导教育,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现阶段,老师面临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难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小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全,第二是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问题,心智发育并不成熟,如果不进行疏导规划,就很容易跑偏。
学生的集体生活时间增加,很容易受到其他个体的影响,自身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的同时,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要知道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要将心理健康工作渗透到工作的全流程中,凸显班主任的主体地位,扩充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认真规划好知识的排列分布情况,要让管理工作发挥价值,保持管理工作的先进性。
二、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人们的成长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身上其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成长路途的刻痕。这些人生道路的痕迹甚至可能会主导着学生发展的方向,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的文化建设工作,要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都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塑造健全的班级文化体制。班主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创建活动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建设的重要性,正视心理建设的意义。班主任要发挥模范的作用,通过讲解一些学生敬佩的名人的事迹,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人物的生平,通过这些人物的事迹激励自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身心处在一个健康发展的方向。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保持参加集体生活动力。老师要专注班级文化环境的创设工作,让学生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规范自身的行为,培养健康的心理。
(二)创设多元性的实践活动
校园生活占据学生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能够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保持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校园环境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要扩充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积极内容,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校园环境的因素配置。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安排一些标语,旁边附上精美的宣传图集,安排学生保护身边的环境,保持读书安静的环境等内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扩充学校生活,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老师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例如,学生可以在校园中设计并挂一些宣传横幅,表达自己对学校的情感,还可以建立一些心理排解活动,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倾诉感情,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中来,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建立各方之间沟通交流的联系机制,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将教学目标真正落实下来,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难题,让学生能够健康地徜徉在校园生活中,要积极协调家长和学生的关系,避免学生受到家长的消极影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断努力,要克服教学过程中的困难,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性,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巨芳兰.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36):3-4.
[2]金辉.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新智慧,2021(03):53-54.
[3]李登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21(0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