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荣荣
瑞安市第二实验小学325204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着,已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所体现,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最为显著。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带领他们进行数学知识的入门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围绕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小学生性格各异,个性差异大,天性活泼好动,对于单一的知识讲授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学状态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老师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脚步,利用信息技术调动课堂气氛,突出教学重点,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专注于数学学习。摒弃以往的题海战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其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知识,以信息化的手法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受教育者能够全面发展。
一、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出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不仅要埋头记笔记,还要不断的刷题,将知识死记硬背在脑海中,并不理解深层的含义,导致学生做不到学以致用,学习成绩也不能够有所突破。在科技发展飞速的今天,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受教育者在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尽情的体验课堂教学。通过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图片等,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育者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有趣的教学氛围,根据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出发,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创设良好的教学课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所媒体教学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其能够更直观的看到所学知识,从而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以整数”一课时,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游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分别拿着小数卡片和整数卡片,让整数与小数进行随机组合,再利用已有知识将手中的两个卡片进行相除,得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小数学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让他们更直观的看到计算过程,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1]。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效的交流课堂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不论是课堂的内容设置,还是课堂提问的设定,都要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制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往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老师机械性的讲述数学知识,学生只是低头听讲,与教师的互动少之又少,导致教学进程十分缓慢。因此,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将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活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交流课堂,让师生间的距离拉近。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受教育者也勇于去提出问题,不会惧怕老师而拒绝交流,有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知识,促使高效课堂交流更加的顺利的进行。
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课时,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加上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借助现实进行数学教学,将受教育者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其带着问题进行讨论,比如“有谁知道生活中除了前后左右,还有什么能表示位置吗?”在热烈的谈论氛围中,师生间的关系被拉近了,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从而更快速的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在师生有效的课堂交流中,受教育者能够更快的学会数学知识,理解其中的含义,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技巧[2]。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原本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是教会学生教材上的知识,将知识局限于书本上,目的是提高数学成绩,完成应试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换教学观念,重新理解教学内容,在教会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学习课本之外的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教学的的内容。在进行教学时,老师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及时的网络搜索,让受教育者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受教育者能够在网络上搜索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进行自主学习,促使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让每个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对难题的计算,双方互相促进学习,达到共同进步。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交流平台,建立QQ群、微信群等,有助于师生间的互相交流,也促进了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帮助他们能够更顺利的进行数学学习。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课时,老师由射线的定义引出角的定义,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教会学生对角的认识。可以在课前制作图文并茂的PPT,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缩短了教学时间,扩充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3]。
四、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及时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对受教育者课堂学习成果的有效总结,也是学生对老师教学成果的反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及时的对数学教学课堂的成果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说出自身需求,让课堂教学越来越符合学生的期望,从而能够让教师更容易发现教学中的缺点,挖掘他们的潜力,了解其学习进程。构建有效的及时评价机制,方便教师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家校评价体系,为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例如,在学习小学二年级上册的“长度单位”一课中,教师讲授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之后,老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评价机制,及时的对受教育者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有效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促使小学教学课堂实现高效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转换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其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自主的进行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有效的交流课堂,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建立及的评价机制,促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体验数学教学,从而促使其提升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盘国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96.
[2]刘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65-166.
[3]周再萍.现代信息技术助建高效数学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