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宝
建昌县新区初级中学
【摘要】目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引起了学校的重视,但是本学科的教学在初中教学安排中普遍存在困难和问题。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不同,大多时间都是上机操作,所以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更好的管理艺术。本文就从问题出发,阐述一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开展和进行。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管理艺术。
【正文】信息技术课是现代社会的新型产物,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有利的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信息技术学科,反而会成为学生上课偷懒的便利之处,针对这种现象,就要求教师要做出改变,懂得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正与调整,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今天主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管理艺术,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信息技术课时很少,同时班容量很大,难以管理和很好的教学,导致学生基础很差且参差不齐
在我国的初中教学阶段虽然已经在尽力普及计算机硬件设备及教学安排,但是由于学校和教师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导致信息技术课时安排很少,一周最多有两个课时,而且老师的教学热情也不够高涨。另外,由于学校资源不够硬核,导致教学的班容量很大,一个计算机教师同时面对的学生太多,这样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利用这个点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小差聊天、吃东西甚至玩儿游戏等等,课堂的纪律性极差,非常恶劣,同时学生之间对课堂教授的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参差不齐,另外这正是学校对此的监督重视不到位导致学生自然而然对信息技术课堂不放在眼里,甚至觉得就是一节放松划水的课程,整体的计算机水平就很差。
1.2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学校和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不够重视
传统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压力,信息技术并不作为应试学科,从而导致教师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呈现敷衍的状态,同时也出现了其他教师占课的现象,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反观现在的教学观念是指以学生为课堂主导者,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一点是传统教学理念所不能满足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懂得创新,并且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要注重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应用技巧,使学生更加享受学习的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管理艺术。
1.3教学手段不能与时俱进。
课堂本身就十分枯燥无趣,如果只是听取教师的片面讲解,就会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没有课堂参与感,使得学生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十分浅薄,也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实践,使学生发现该学科的魅力,帮助学生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此外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习能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也要学会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后懂得创新,寻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
二、懂得创新,不断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管理艺术。
2.1制定相关的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制度,让学生的学习有压迫感,从而将精力正确的放到信息技术学习中
针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现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学校出发制定相关的制度,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像在课上开展双教师模式,一个教师负责教学,另一个教师负责课堂的纪律管理,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学习,跟着教学老师的思路走,真正学到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
2.2开展小组学习,集思广益
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活动也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好的选择。所谓一个人的智慧,总归抵不过一群人的智慧,一个人的学习也抵不过一群人共同学习。进行分组学习,也是现在需要学习的学习方法。针对学生的分组,教师一定要有正确的参考标准,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分组后老师一定要及时关注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整体不积极的小组要及时引导,有必要的话就重新分组,重视起小组合作学习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帮助。另外,在学习时首先提出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小组讨论与探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因为同学与同学之间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交流,老师与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容易去学习。在上课时,针对教师提出的信息技术问题每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从中观察到学生们存在的问题,在讲课时更加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信息技术学习。这种小组学习的方法,也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并在无形之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学科素养,能够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
2.3教师灵活安排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和其他学科相同,计算机教学也要具备完整的教学流程,但是课下的信息技术练习并没有完善,所以老师可以合理安排课上时间,让学生边学边练,提高学习的效果。如果只凭借课上的听来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上学生做完练习后,两位教师都可以及时给出评价和指导,让学生的练习真正起到目的。
例如:在平时课堂的学习中,比如这堂课学习的是软件APP的下载流程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那老师在课上带领学生学习练习后,可以通过主机控制给每一个机位的同学发布一个APP下载的小任务,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和窗口内练习并提交。如果,学生出现不懂不会的地方还可以及时询问老师获得帮助,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耐心指导,正确认识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学到知识,提升能力。
【结束语】教师要懂得优化教学体系,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之中,并将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此外教师也要注重提高课堂的管理艺术,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实质性的信息技术知识。课上与课下也是同等重要的,应两头抓起,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能够为祖国奉献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1]吴奕岚,许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运用学习支架的实践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02):82-83.
[1]许增盈.探索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