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赵平喜
[导读] 数学课程中所学的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赵平喜
         湖北省监利市朱河镇朱河小学       433325
         摘要:数学课程中所学的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授课时充分巧妙地运用好情境教学有益于学生吸收消化知识。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更为明显,它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悄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这对教育发展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研究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研究  ?情境教学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教育自然也要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教师也应努力找寻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对学生提升学问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通过借助形象具体的场景来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较大程度地减轻了学生学习时思维转变上的困难,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也能有效地避免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干扰,使学生主动参与场景中的问题探索,真正突破填鸭式教学,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型。情境教学利大于弊,这种形式为课堂创建了良好氛围,促进师生情谊,教学质量改善指日可待。?
         一、小学数学课堂运用情境教学的优势?
         教师利用好情境教学可以使课堂增添不少趣味性,在小学课堂上,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之一,情境模拟恰巧有着这样的功能。课堂上添加一些有趣的环节辅助情境教学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生讨论的环节,很适用于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拥有参与感,它不仅能轻松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激起兴趣,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使大家通力合作,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并且能对学生新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二、情境教学在课堂上的具体运用?
         (一)还原生活情境,设置相关问题?
         众所周知,教师在授课前都会根据所要传授的内容备好课件,但在进行情境教学前,教师不仅要理清知识脉络,准备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还要对日常生活有所留意,要具备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以便课堂讲授时能找到合理常见的应用型题目案例。例如在讲授“有多重”一课时,教师可先找三名同学玩背一背的游戏,感受体重有轻有重,然后鼓励学生掂一掂身边物体,感受物体轻重。接下来教师导入本节课主题,通过刚刚游戏和动手,学生发现重量各有差异,生活中不管是菜市场买菜还是超市购物,很多事物都要称量下重量,由于事物间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用不同的质量单位好做以区分。以游戏引入,同时结合生活中较常见事例,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教学环境,在特定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习数学兴趣。

?
         (二)建立场景,通俗易懂?
         在解决一些重难点问题时,学生很容易碰到不知道该如何下笔的情况,教师模拟建立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家对题目的陌生感,从而积极正视问题,敢于尝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教师应观察学生思考的出发点是否正确,并对其进行引导、鼓励,达到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目的。经过课堂上情境的建设,使得教学内容通俗化,以往比较难懂的数学知识也能被接受,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方,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例如在学习“简单的周期问题”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12面彩旗,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然后提出问题,彩旗有什么规律?学生经过探讨后基本都得到答案,教师结合学生答案做出总结:像这样同一事物按照一定规律依次出现的现象,就叫作周期现象,这节课就学习简单的周期问题,然后课后可以布置作业,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周期现状。通过教师一开始的情境呈现,学生更容易带入教学环境中。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更容易探索发现简单的周期现象,学生在通过经历探索规律、交流规律的过程,了解发现周期方法,使学生获得发现规律的喜悦。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变得不再枯燥,并且简单易懂,增强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培养以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事物的能力。?
         (三)强化动手实践?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着探索欲望,并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总想亲身实践,获得满足感。教师应该努力尊重学生特点,并加以引导,通过学生自身固有特性为动力,推动数学学习。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通过操作过程,主动发现教材知识点,以兴趣驱动,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掌握。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课时,教师先简单介绍下量角器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拿出量角器,测量下像书本、课桌、墙角等物体的角度,体会角的度量本质,体会角的大小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操作过程能提高认知,加深对本节课时的理解,加深知识记忆。在动手实践中,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加以引导即可,学生体会发掘的乐趣。数学知识在生活很多方面都会有相关直接或间接应用,学生在有自我操作意识后,或更好地去发现和理解数学规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大有裨益,区别于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手法,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特定情境,在此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参与度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与促进。而且由于情境充满趣味性,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行为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参与其中,发掘数学学习乐趣。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创建形式丰富的情境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芳兰.浅析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利用[J]. 新课程(中). 2017(10)
          [2]尤海龙.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11)
          [3]李春梅.刍议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