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云
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0
摘要:目前,教学课程不断改革下,小学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得到了教学中的重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必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将具体的数学思维简单形象化,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把数学知识的数量和形式融入课堂。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作用策略
现阶段,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小学数学教育成为提升小学思维能力的课程,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加深了解题印象,为小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数形结合教学使学生对数学解题思路更清楚,更直观,更准确。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数与形的教学方式教学,能将数与形的思想有机地渗透到容易混淆概念的解题思路中。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将数学与人的素质发展相结合才是真正的数学,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架起学习的桥梁,通过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点由复杂到简单化,从而达到真正帮助学生,让小学生通过自行探索的方式,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逐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以解题思路为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数形结合的关系,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了解数形转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实际的环节,并在课堂上反复运用数形结合思维指导学生自主解题,在教学中应运用灵活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认识数形结合思维的本质,从而掌握数学知识,甚至得出结论。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教学方式有效的提升了小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要逐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相结合,使学生逐步通过数学题来直观地表达图形。老师把复杂的数学语言转换成相对简单的数学形象,实现对数与形的统一。
(1)解决混淆的概念和难题
数形结合教学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对数理形式的构思,可以让学生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运用图形的方式进行解题的过程。数学知识往往以直观的形式进行分析,使其更清晰、更透彻。因此,引入一种贴近实际的数学教学方法,有机地渗透到数理结合的思想之中,来解决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难题。
(2)增加数学学习记忆
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形结合",运用几何图形、线、图等图像特征来表达数学问题可以解决的内容,使学生更全面、直观地理解,增强其形象感。另外,教师要引领学生带有疑惑进行画图分析,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学习过程。
二、浅析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体体现
数学具有多种定义,数字通常被认为是形式的抽象概括,形式则是直观的表达。解题要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出发。将难懂的语言和直观的图像相结合,用简单的图像来理解复杂的数学语言,是视觉表征的结合。这种方法能将相对复杂的事情简化、具体化和抽象化,从而达到优化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使数字简单化
小学教育是培养儿童数学兴趣的重要环节。例如:在数学分数教学中,教师可先将月饼切成八份,然后让学生直观地看视频,更加清楚的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看分子和分母分别占其中的几分之几,教师在询问取走的这份月饼占整个月饼的几分之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清晰的明白1/8的具体含义,通过图像把数学教学具体化,使教学内容直观,简单,从而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本质,理解分数所代表的含义。
(二)简化定理运算
数形结合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学习数学知识时,有许多数学理论很模糊,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理解数学定理,通过形象来明白整体表达的意义。例如:教师在教学图标过程中,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展开教学,如在饭店吃饭过程中,如果在饭店中看到笑脸的标志就说明该饭店达到整体的考核标准,意味着就餐饭店卫生,那么反之如出现不高兴的笑脸就表示该饭店没有达到标准。通过形象的标志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吸收新知识的能力。
(三)解决复杂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要考虑数形结合渗透的数学思想,并真正运用它,这是数学课的核心。只有把复杂的语言转换成直观的数学图像,并结合数形知识,学生才能更加直观的看待问题,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在分析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问题时,如正方形周长计算,首先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理解对图形展开分析,教师在教师借助多媒体或教学道具来分析。从而得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A.边长+边长+边长+边长,B.边长×4,第一种方法在计算周长过程中较为容易理解,第二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请老师将此段红色部分例子换成其他,不然内容就重复了,另外全文语句要通顺,请老师进行整理
四、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具体"数"明确文中"形"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材都采用"形"的解释法,充分利用了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特点,同时在教材中运用数形又为数形的运用服务。为使更多的数学问题能更好地得到解决,本文充分运用了"形"的概念,并加以运用。其次,教师应以具体的"数"来理清教材中的"形",让学生明白不仅仅理解数,更要懂得数所蕴含的数学意义,使计算题简单化。比如,在《分式乘法运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形,以此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在教学分式乘法运算时,2/5×1/3=?(如图1),用彩色笔在图格中涂出2/5×1/3,可知运算结果为2/15。
图1
(二)创设"数形结合"教学情境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简单而枯燥的计算使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感到厌倦,因此,将有限的注意力整合到一起,精心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并将其应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例如教师在一年级"加减法"一课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公园门口,一共有十只小动物在排队买门票,小猴子前面有三只小动物,那么你能够帮助小猴子算一下他后面有多少只小动物吗?在进行计算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错误算式:10-3=7(只)。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进行教学(图2),通过图形,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其中的动物排位序列,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正确的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计算算式:10-3-1=6(只)。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理解"数形结合"在计算中的具体应用,能够在情境中发挥主导作用,能够将"数形结合"完全融入到数学运算中,从而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图2
结论
简单地说,就是小学低年级教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动态地表现抽象枯燥的计算规律,调动学生的手、脑、口、眼等感官参与协作活动,积极参与算法研究和设计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知识面,以此来帮助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数学计算,提高计算的精度和速度,使算法多样化,计算灵巧化,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深化对数学问题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艳华.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 探索科学,2021(3):68.
[2]凤江柳,梁宇.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21(2):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