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 "读"懂历史——浅谈中学历史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  张丽琴
[导读]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
         张丽琴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诸市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历史学习及历史情怀的提升都有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当前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为欠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分当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有效运用教学资源创设合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历史阅读技巧和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历史阅读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阅读教学;综合素养
         随着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所接触的科目也有所增加,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量也越来越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是一门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学科。由于学生并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无法高效地获取历史知识,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这并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很难感悟历史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需要学生与历史产生直接的情感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历史史实的阅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学生的高效阅读以及思考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一、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角度进行分析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感悟,由于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特征,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具象化、形象化的知识内容更感兴趣,从实际学习情况来分析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具体形象的知识内容。由于学生处处于这一阶段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接触历史阅读材料时,往往只理解材料的表面意义,很难对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许多时候学生会忽视历史材料之后,所传达出来的历史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当学生阅读了历史材料之后,往往将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作为战争失败的主要因素,很少有学生会从政治层面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
         (二)历史教材的处理不合理,给学生历史阅读造成困惑
         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历史素材,并提出问题,同时从历史材料的客观分析中,寻找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方式。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已经整理好的标准答案展示给学生。这种灌输的方式,使得学生没有任何分析和思考的时间,这也造成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答非所问,或换一种设问方式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有许多学生只会机械将答案罗列出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新的历史教学标准,对学生表达能力培养有了新的要求,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历史材料阅读、理解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并且可以将所获取到的信息条理性的表达出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从学校层面进行分析
         很多时候学生在学校只能通过历史课本获取历史知识,学校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太多的历史阅读书籍。

学生想要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变得比较困难,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无法运用大量的阅读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加上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学生取得良好成绩,实现教学目标,不得不运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应试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利用历史教材,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历史教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历史材料自己思考历史问题。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为学生营造相应的环境氛围。如学生接触中国近代史时,教师就通过网络给学生收集到了《丝绸之路》以及《大国崛起》等影视资料。让学生通过对影视资料的观看,以直观的形式了解古代中国的辉煌成就,以及明清阶段中国与欧洲所产生的巨大变化。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中国古代经济较为繁荣,科技和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到了近代之后为何会逐渐落后于西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历史资料阅读。通过教师所营造的历史情怀去看待历史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历史资料阅读过程中与历史事实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良好阅读教学效果。
(二)运用高效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历史阅读能力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是一门知识型和能力性的学科,而诸多历史知识是需要学生认真记,并牢固掌握通常历史知识,都会涉及到对应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意义等内容。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除了新课程标准要求之外,也包含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通常最为常见的逻辑关系,就是原因与结果,而稍有难度的历史事实评价则会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围绕历史学科知识,以及学生历史阅读能力培养进行探讨,科学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有效提升学生历史阅读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洋务运动时,教师可以结合洋务运动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结果等进行分析,让学生结合材料进行阅读分析。洋务运动所发生的原因洋务运动,最终结果并分享自己在阅读事实资料的收获,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给学生补充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最终理解该部分知识内容。当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最为关键的,是教师的科学指引。
         (三)古今结合提高学生历史阅读能力
         历史学科知识与当前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的社会是由过去逐渐发展而来,因此在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着许多历史的影子。许多时事热点都会涉及到一些历史因素。如,钓鱼岛问题,可以追溯到近代史。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历史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资料与当前的时事热点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历史学科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认真分析当前历史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晶. 初中历史阅读教学之我见[J]. 教育革新, 2012(5):62-62.
         [2]龚宏文.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以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例[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16):447-447.
         [3]谭群臣.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读书提高教学效率[C]// 2016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