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福利
山东省济南市舜文中学 250002
摘要:初中地理教材中包含丰富知识内容,各种图片种类繁多,蕴含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相对于抽象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以图导学”的方式应用其中,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知识内容,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为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以图导学”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提升教育教学效率。本文先分析“以图导学”教学方法应用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的应用策略,以此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作用;策略
“以图导学”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图片作为教育教学的导入,通过将教学知识内容和图片相互融合,引导学生更好地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兴趣,具体、生动、形象的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人地关系等地理理念,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方法。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应用的特征
(一)实用性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方式,可以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居民与部落》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通过图片导入的形式了解到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服装、语言,对于提升学习效率,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同时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以图导学”的应用,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二)综合性
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教育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以图导学”的形式可以更好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例如在学习有关《地区差异》的相关知识内容,一周降水量、气候文化等的差异,而通过图片的展示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综合性的学习,强化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通过图片的形式也能够系统化的对知识进行学习。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所具有的优势
(一)简化地理知识
地理学科虽然属于文科性质,但是大部分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相对于枯燥,学生在学习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最终教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也未必听懂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绝对主导教学往往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感知,降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将知识内容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对文字内容进行简化,极大的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二)优化教学
初中地理知识相对比较零散,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效果却不是很理想。通过“以图导学”的方式,能够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中。对地理知识的讲解则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图表进行直观的展示,从而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同时学生在利用图表进行学习时,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了解到具体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的应用策略
(一)选择恰当图片,彰显主题
初中地理教学中在运用“以图导学”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时,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利用图表进行展示,这就需要选择适宜的图表进行展示,才能够达到提升教育教育教学的目的。一方面需要教师再结合教学基础上选择的图表,使得图表的内容更加符合课程内容,突出图片展示的区域特征。另一方面,在图标类型的选择上,在教学初期可以选择简单的图表进行教学,以便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认知到图片上的基本信息。此后,当学生掌握了图标的学习方式方法之后,可以加强图表的学习难度。通过合适图表的选择能够进一步加强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地理教育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对图标进行选择时,还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挑选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图片来开展教学,从而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二)利用图片创设教学情境,加深知识学习印象
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的应用图片的使用,不仅仅体现在地理形式的图表内容,而是应该在基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选择相关的图片内容,从而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以图导学”的教学效果。地理是所学习的内容大多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为此,再对图片进行选择时更多的从自然环境中进行选取,这就需要教师在导学的具体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得导学更加具体形象,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也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相关知识内容时,在学习知识内容时,气温并不是直观的表象,因而在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一些学生虽然能够理解,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采用讲解的方式,会显得空洞乏味。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化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不同环境的气温状态,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
(三)融入游戏,展开“以图导学”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发挥“以图导学”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的形式来开展以图导学教学,引导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印象。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相对比较多,也比较零散,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地球上的各个国家、海洋森林等的分布、各个城市的分布等这些知识内容,记忆容量大,却比较零散,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利用图片化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通过图片系统化的形式,将相关联的知识内容以一张图片进行展示,学生在这种形象化的展现中能够系统化的识记相关的知识内容,以此更好地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记忆,也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强化读图、析图技能,训练思维能力
图表能够反映出来的信息量非常的多,在图表的应用当中要充分的利用其中有效的信息,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掌握读图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在读图能力的培养当中,除了掌握相关的图纸题目之外,还要对图表当中的信息进行读取,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获取,以此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结语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以图导学”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通过“以图导学”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教育教学效率。为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能够选择合适的图片,并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利用图片进行知识的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探索“以图导学”运用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学龙.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7(03):254.
[2]贺容.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研究[J].才智,2016(15):89.
[3]黄何.以图导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0):43.
[4]林小红.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