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超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 251700
摘要: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学内容繁多,涉及地理章节内容也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教师要想把握好高中阶段的任务型教学,首先应该把握好高中的地理知识方面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关教学。基于此,本文开展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策略的探究,希望能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一、引言
伴随着国民教育的提高以及课改的投入使用,教育部对高中的教育策略进行了调整,以此为学生打造更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侧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以培养,随着目前学生对信息化的依赖,教师更需要采用多维度的教学途径,为课堂教学增砖添瓦,撇弃旧式的教育思维,与学生一起发展。
二、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对于教授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教师来说,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基础知识的积累,是不能立竿见影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助于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率。但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而教学目标直奔分数,忽略了学习环节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教学教案的设计始终围绕热门、重点、高频考题展开,很少会渗透学生能力的培养。[1]违背了初中地理课标的原则性,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效率。另外,在课改的过程中,因受到课改政策的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把握,与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大纲要求有所偏离。课堂作为教学标准实施的首要途径,老师教学方法直接决定了课程质量。目前的高中地理课堂毫无生机,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需要增添课堂教育的黏性,以此更容易地发现教育中的问题。
三、高中地理课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以问题导向学法开展教学,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随着新课改的变化,高中地理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版。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初中基础知识的积累,多数是人生需要必备的地理常识,是学生在社会上行为活动的基础。就拿湘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容,第一章节,人口容量问题来看,像我国的地形、生态问题的治理、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每个章节的知识,都有内部联系的。
知识的学习是服务于生活,老师要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保守的教学方法,创新思维,让学生从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会学习,能学会知识,以知识促实践,比如,课堂中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想象一下,人口容量对地区的生态以及经济问题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影响交通?具体会给以上各方面带来哪些影响?通过对问题的预留,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课本中寻找答案,带着答案寻找知识点,更容易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重难点,从实际出发,巩固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问题式教学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地理教育者在课堂教学阶段,要善于找出问题的衔接点,结合不同问题的共性和因果关系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联想式学习,形成地理逻辑思维。[1]
(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制度,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加强学生解决知识点的逻辑能力培养,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现在教学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问题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使其分工明确,权职分明。老师可以先抛出问题:比如我国现在的地形条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南水北调?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是什么?用问题引出教学目的,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探索。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又促使学生对问题和知识巩固加深了一遍,使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课堂知识,学生具备了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这才是正确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做主。而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自己主动来取知识的过程。高中生即将踏入成人阶段,学生的自主独立性极强,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很乐意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展开教学,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展开对地理知识愉快的学习之旅。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多赢的教学目标。[2]
(三)融合时政,与时俱进
地理知识一直是以人文和自然为主线,也就是通过地理课堂,让高中学生掌握到必备的地理知识,在走出高中校门后能够为自己的生活所服务,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地理教育的目的是让地理教学实用化、地理知识生活化。高中生具有渴望被教师认可,被同学关注,渴望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的心理,那么教师在地理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顺应这一特性。比如当下新冠肺炎的肆虐、60年一遇的冷冬等事件,这是大众视野下的话题,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件。其中被央视《朗读者》选用的一篇关于新冠的文章,就是出自中学生之手,可见学生是比较关心时政事件的,也能够从学生的视角对事件作出自己的看法。那么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上抛出一些当下的地理事件去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探究事件根源,分析地理事件背后的因素。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位高中生都是心怀梦想的追梦人,幻想自己成为了不起的人物,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改变未来,改造世界,让自己先于他人成为厉害的角色,去解决一些当下的世界难题。对于2020年冬天气温偏低这一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运用气候与节气知识,去探究低温背后的地理因素。因此,地理知识的课堂教学是灵活多变,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学习对指导生活的重要性。
总结:总的来说,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打破保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实现问题和地理理论的无缝衔接,梳理和建立大纲,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老师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教学,不仅仅需要通过教实现,更多地需要通过学促进。教与学的灵活性是学生有效教学的实践途径,可供地理教师长期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实现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黄端端.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8
[2]程丽.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