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艾咏东
[导读] 初中阶段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立足于五个方面的内容
         艾咏东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三峡初中  443134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立足于五个方面的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从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入手。因而作为初中历史课程老师在展开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要给学生不断渗透中学历史的核心素养。并且在新课改的当下,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本文就将针对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历史核心素养做出探究。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机渗透。
引言:历史与其说它是一门学科,更不如说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脚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的主要教学目标。正是在这样子的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将历史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课程中展现出来,成为了当代中学历史老师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如何给学生渗透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如何能让学生从这门课程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在新课改下要求中学历史老师要将核心素养这项重要内容渗透到课程中去,这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要求,因此需要每一位历史老师都要遵循。
一、中学历史核心素养概念概述
         所谓历史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的适合学生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一种教学能力。中学阶段的历史核心素养,其实就是这门课程教学的目标体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体现。此外,中学阶段包含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就是在上文中笔者所提到的那几个方面。那么在本文当中,我将探讨历史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如何展开进行。
二、初中历史课程中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措施
1.1唯物史观的渗透
         想要在中学历史课程中渗透历史核心素养其一就要。 积极渗透历史的唯物史观。所谓唯物史观指的是这门学科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因而作为中学历史老师要在历史课程中积极地去向学生渗透方法。要求学生要用唯物史观下的历史来分析问题。例如:在中学阶段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秦始皇。当老师给学生讲解这方面的内容的时候可以联系几个方面来展开讲解。其一就是在当时六国和其他小国暗地里针锋相对,已经表现出统一的趋势。其二,在刚开始的时候,秦国并没有那么强大,虽然处于六国之中,但是其地位较之楚国来讲稍显劣势。其三,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实质上是秦始皇个人才智以及谋略发挥了作用。但是后来历史的发展秦朝被推翻出现了新一代的历史人物--项羽刘邦。因此历史的发展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因而在展开课程讲解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利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来对历史当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虽然说秦统一了六国,但是秦始皇的暴虐和他焚书坑儒,也为后期秦的覆灭奠定了基础。但是作为历史要引导学生在评价这个人物的时候,一定要给予正确的评判,不要偏颇,作出客观评价。
1.2时空观念的渗透
其二,在讲解初中历史的时候,要给学生培养良好的时空观念。需要让学生明白特定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

例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外交成就这一块的内容是中考当中必考知识要点,那么老师就可以以此作为一个教学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制定中美外交事件的时间轴。一则可以便于学生对这块内容的识记,二则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种种历史事件,对历史事实作出合理的解释。最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得中学阶段的历史核心素养不断提高。
1.3历史解释的渗透
         其三历史虽然说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东西,但是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毕竟太过遥远,因而在老师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时候,作为老师要提醒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不要代入过多的主观情感。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性。并且不要让学生从个人角度去评判历史,评判人物。例如;在三国时期涌现出来了非常多的英雄人物,像是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也有非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例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等。并且现在的学生对于曹操这个人物的评价,就存在非常多的偏颇。其实很多东西不是从正史当中看到,而是从只言片语的野史中看到曹操所做的一些事情,就认为曹操这个人太过于自大,是个名副其实的“坏蛋”。但其实曹操也是具有非常强的军事才能,否则北方是没有办法统一的。因此作为学生,我们要评判历史人物的时候一定要以史为镜,去作出公正的评判。
1.4史料实证的渗透
         其四,当学生在做历史练习的时候,作为老师要提醒学生要适当地引入史料,实证。对于学生来说,很多内容其实我们没有经历过,所以我们也无法做到感同身受。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如今存的史料,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并且作为学生,我们想要学好历史,就应该注重史料。在课后做题的时候,遇到不懂得历史问题,一定要学会查找资料。收集史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明白去伪存真。很多历史都是野史,没有经过论证的内容,我们不要过于相信,这样才可以使得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历史核心素养。
1.5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最后一点,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作为学生,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应当具备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原则。作为老师在讲解历史的时候,要在课程当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在讲到古代丝绸之路的新建郑和下西洋等内容的时候。就一定要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 使命感和荣誉感。并且可以让学生针对丝绸之路这块地知识进行探究。此外,在我国当下比较热点的话题就是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经济带。也可以同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一带一路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探究一带一路的国家有哪一些。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总结:对于中学历史老师来说,在新课改下的今天在中学历史课程中渗透历史,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并且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评判历史人物的时候不要存有主观思维。作为中学历史老师,也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对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含义,要深刻把握。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更多地让学生形成独特的解题思维能力。并在课程教学中要给学生不断渗透历史核心素养。使得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可以形成初步的历史核心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居敏.新时期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初中生家国情怀培养路径探究[J].农家参谋,2019(13):270.;
[2]李艳真.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26~27.;

[3]罗永双.新课标下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