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路径及意义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 邢敬瑜
[导读] 从当代教学工作来讲,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而
         邢敬瑜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
         摘要:从当代教学工作来讲,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而在实际展开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伴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融入了更加多元的音乐文化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对于传统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进行了教育目的的调整。从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讲,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核心素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相关内容展开了综合性的阐述与分析,首先探讨了音乐对于爱国教育的意义,其次列举了初中音乐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路径。希望通过针对相关内容的研究,能够使初中音乐教育中更加有效地展开爱国主义教学,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音乐;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情操

前言:爱国主义实际上是人对于国家的态度,表现在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尊心方面,能够使人拥有保卫国家的奋斗精神。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稳定性和国家的建设水平之间有非常紧密地联系,只有提高爱国主义情怀,才能够使其愿意为国家奋斗提供自身的力量,使国家能够朝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因为爱国主义本身带有比较强的重要性,所以在学生意识塑造方面需要从初中展开爱国主义的培养工作实践,使其融入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所以怎样在音乐教育中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就具有研究意义。
一、音乐对于爱国教育的意义
         从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讲,音乐是一种学生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快速掌握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因为我国音乐形式非常多元化,并且具有独特的韵味,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学的相关内容,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可以利用音乐提高学生的爱国精神,其指的是能够利用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我国的音乐发展历史更加了解,提高整体教学有效性[1]。因为我国音乐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在几千年的文化之中,拥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和音乐形式,而且不同民族都拥有自身的音乐表达方法,使我国音乐艺术非常多元化,特别是在战争期间形成的音乐,具有非常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二、初中音乐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路径
(一)利用音乐美感培养爱国情操
         在初中音乐教材中,还有非常多爱国主义的内容,例如《龙的传人》等歌曲,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与时代特征,所以教师能够有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在教材中,还有部分歌曲看似并不是爱国主题,但是却还有非常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就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地挖掘,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展现其中的含义,表达深刻的思想。在实际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例如《龙的传人》这一作品,其歌词出现了几个版本的变化,从当前社会来讲,两岸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朗,所以可以将歌词变为:“无论你是否愿意,永永远远都是龙的传人。”通过这一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美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爱国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浓厚的爱国情怀。
(二)利用音乐作品进行爱国培养
         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能够为人们的成长提供更大的帮助,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爱国音乐作品。这些作品能够为音乐教师提供帮助。不同人喜欢的音乐类型不同,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总能缓解人们的情绪,优美的音乐能够洗刷人类的心灵。

在实际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家,例如萧邦等,其作为浪漫主义音乐学派的大师,对于俄罗斯对于波兰的压迫非常憎恨,并创作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对于国家独立的渴望与战争的不满,进行了深入的刻画。教师在音乐课中,需要积极地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鼓励学生,通过音乐避免陷入烦恼,使学生更加优秀,灵魂提升到更加美好的状态。从我国古代来讲,拥有非常多爱国音乐,在和平时代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加重要。教师同样需要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使学生能够形成更加深刻的爱国情怀,在欣赏爱国主义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加强烈,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获得陶冶[2]。学生需要欣赏不同种类的音乐作品,例如《红旗颂》、《在灿烂的阳光下》等,通过学习不同类型风格的作品,能够使学生对于爱国音乐有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听有关的音乐,还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育方法,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分析指导音乐内容,使学生对相关内容有更加深刻地了解,帮助学生改变思维方式,升华自身的内心。例如在学习国歌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唱,还需要介绍音乐的创作背景、过程与历史意义,使其能够在爱国主义教学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能够对其形成更加深刻的感悟,了解当今和谐社会的来之不易。
(三)利用音乐故事加强爱国情怀
         对于学生来讲,非常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在音乐教学中也可以讲解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歌词内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在学习《革命练习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与萧邦有关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其对于国家的担忧与爱国情怀。肖邦在国家危难时刻依然选择回国,然而却导致自身的疾病恶化,虽然疾病使其承受巨大的折磨,但是依然继续登台演出,一直坚持到最后。伴随着欧洲的革命的爆发,肖邦的疾病也更加严重,却一直在为国家的发展而奋斗,最终因为病情恶化而死亡。通过介绍具有代表性人物的故事,能够使学生对于音乐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贡献与发展提供力量[3]。在音乐课中,讲解爱国故事不仅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效果,也是音乐艺术本身的实际需求。
(四)利用音乐欣赏展开爱国教育
         在音乐创作中,使人们形成了美的体验,通过欣赏音乐能够理解其中的情感内容,并获得启发,进而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欣赏不同国家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人的故事,体会其中的爱国思想。在实际介绍音乐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更多的爱国故事,使学生能够对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还可以播放爱国音乐,使学生能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例如教师可以介绍我国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事,在冼星海知道国家有难的情况下,依然回到了国内,并创作了爱国歌曲《黄河大合唱》。这一歌曲在当时社会提高了人们的斗志,通过合唱的方式,喊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通过这首带有民族特点的爱国歌曲,在当时社会获得了较大的反响。
结论:在初中音乐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情怀,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音乐教学的需求。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利用各种方式,使学生对于国家的情感空间浓厚,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还需要以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对于一些音乐大师的爱国精神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学习中,具有更加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不断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梁美玲.关于中国音乐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若干思考[J].艺术教育,2020,16(12):211-214.
[2]任陆.发挥优势  顺势而为——对中小学线上音乐教学的反思[J].当代音乐,2020,15(11):34-36.
[3]黄春杏.以乐育人  润物无声——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北方音乐,2020,11(20):248-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