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乐感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  王丹妮
[导读] 初中学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学科,并且在素质教
          王丹妮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双阳镇中学+161513
          摘要  初中学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学科,并且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初中音乐;乐感;培养
          引言
         乐感主要是指对音乐的理解、欣赏和感知,例如和声、听觉、旋律和节奏,表现出音乐本身的特征。音乐感在演奏、欣赏和创作音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的乐感是学生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学的目标。所以,作为初中音乐老师,必须不断发掘学生的潜力,加强对学生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乐感,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一、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初中音乐学科的设置不合理
         在中考的影响下,学生在初中教学中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基础性的学科上,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非常的低。由于音乐课程相对较少,有时会被其他学科占用,这使整个音乐课程变得不存在,难以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且学生无法专注于音乐课程。由于教师对音乐内容的忽视,表面上仍然存在学生的音乐学习,而不是对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学生主要精力是在高中入学考试科目上,这影响了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有必要引起老师的足够注意。
          (2)初中音乐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整个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换句话说,如果老师仍然继续传统的单一教学法,老师讲,学生听,不重视学生乐感的培养,对乐感没有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的乐感会越来越差,难以形成有效的音乐系统,并且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变得极为困难。教师应特别注意这一点,注意改变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讲述音乐知识,有利于学生对音乐进行良好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乐感培养的具体方法
          (1)音乐课的内容更加的生动,让学生可以积极学习
         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无聊,随着学习难度的不断提高,学生逐渐对音乐课失去了本来的兴趣。许多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但不想参加音乐课,主要原因是音乐教室失去了活力,因为老师不注意课堂的气氛。因此,在新时代的音乐课堂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音乐课中集中精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可以讲述关于音乐的故事,使用游戏教学和其他方法来增加对音乐教室的兴趣,并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2)加强实践,增强学生乐感
         音乐教学对中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理解这种艺术。新课程强调改善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认识和学习。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学习,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为乐感夯实基础。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自由地表演的机会,以便初中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练习音乐,这不仅有效,而且还可以诱使学生感知音乐。要通过加强练习来提高学生的乐感。音乐老师应鼓励学生多练习,以便在艺术的影响下逐渐提高学生的乐感。
          (3)通过视觉和听觉训练来培养学生的乐感
         视觉和听觉训练是发展音乐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听觉训练通常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因此尽快与音乐接触以培养音乐感非常重要。只有提高听力技能,才能增加和改善对音乐的感知。视觉训练不是独立的,而是对听力训练的补充。可以通过科学、有效和专业的视觉培训来改善和发展听觉技能。在授课过程中,应从浅到深进行授课。首先,必须具有聆听和辨别能力,以确保准确节奏和发音的正确和完美,并且在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必须能够及时进行纠正。其次,音乐的旋律必须具有整体感,并且必须理解旋律的声音不是分开的,而是声音和声音是相互联系的。总之,视觉和听觉训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内容非常广泛,需要持续、逐步和渐进的训练才能很好地掌握。
          (4)重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音乐的表现力是以准确的节奏、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自然、优美、真诚和充分的情感来再现音乐的艺术形象。根据音乐的内容和协调特性,在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内,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在课程中,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并帮助学生发展乐感。通过将基本训练融入游戏中,学生可以根据节奏玩鼓掌、指法、踢脚、步行和重击游戏,让学生通过身体和动作来感受、体验和表达音乐。同时,通过关注工作中表达的思想和演奏音乐的方式,以及通过学习和练习,注意观察所有声音,来帮助提高声音的区分能力。此外,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应当通过音乐知识教育引导教师理解音乐的速度和节奏,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表达的思想,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情感共鸣。老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音乐进行欣赏,体会音乐中的意境。这样,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增加乐感。
          结语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下,为了培养学生的乐感,教师需要在学生的日常教育活动中了解音乐学习的情况,并结合学生的音乐能力来进行乐感培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整个音乐教学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子文.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方法[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2).
         [2]李婵娟.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下),201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