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全建华 吕林峰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在不断推进,中
         全建华 吕林峰
         湛江二中港城中学 广东省 52400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在不断推进,中学课程系统中体育课程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能素质、培养学生终身的运动意识,也在不断推进新的课程改革。新时代教育更注重培养优质人才,以此为基础,初中体育教师要创新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增强体育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 TU1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师需要革新传统的教育方式与教学思维,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与能力培养计划,提升学生对学科的认知与应用程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维逻辑规律,体育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性的变革,为学生进行多样化的知识讲解,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1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意义
         1.1促进体育文化的弘扬传承
         现如今的初中体育课上,体育运动成了文化现象。体育运动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进行创新教育,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学生的体育教育目的并不是学习单纯的运动,而是通过体育运动来理解体育规律中的国家精神。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以责任感激励学生完成这个课题,能够加深学生的思考。
         1.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导致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机会也逐渐减少。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能让教师从各个方面促进学生的身体、精神健康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物理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对终身的体育运动感兴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完成了高效的课堂建设[1]。
         1.3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进行创新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促进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要建设多种体育教室让年轻人的体育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如此能够促进社会未来的发展。初中体育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要作用。
2初中体育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2.1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
         轻松、活跃、良好的教育氛围是体育运动顺利发展的推动力,是确保教育内容高效完成的前提,也是创新体育教育途径的重要条件。为了营造轻松、积极的教育氛围,要让学生能够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而老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时代需求,使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容易进行体育课教学,能够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发展。
         2.2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科目教学中,是指导各种科目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多数教师都将多媒体教育当作适当或必要的工具。看似体育教学用不到多媒体器材,事实上,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教育的效果远远高于课堂上的直接教育。例如,体育老师在向学生教授太极拳时,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太极拳”的影像,让学生连贯地了解太极拳,在练习的时候可以增加播放音乐节奏和练习音乐。还比如,体育老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有关体育健康知识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精心制作视频,让学生感受运动员给国家带来的荣誉,感受到体育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从而唤起学生们的体育意识,将体育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心底,促使学生们从心底喜欢运动,形成终身的体育愿望。在初中的体育运动中,创新性教育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体育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身体素质更强和心理素质更高的人才[2]。


         2.3教学内容设计必须将循序渐进与趣味性相互结合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好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结合趣味性的原则对整体的学习进度进行规划,确保学生在进行下一项体育活动项目前已熟练掌握了该活动项目的准确动作,进而减少学生学习新动作时的负担,让其在“学”的过程中保持“玩”的心态。
         2.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分层教学强化探究兴趣与理解能力
         在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高水准的教学方案,从而强化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理解能力。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也能在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运动能力。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认知特点,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课程基础与思维特点开展多样化的讲解。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差异,对课堂教学也会提出不同层面的需求。因此,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分层教学的方式,以此强化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理解能力[3]。
         2.5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推动课堂改革的深化开展
         研究指出,体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性的思考与研究,立足多种教学活动,打造更高层面的探究平台。课堂教学评价会影响教学改革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创新性的改革,从而对学生实施更高效的培养。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健康成长的需求,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推动课堂改革的深化开展。一方面教师需要对之前的课堂教学情况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措施。这样有利于给学生开展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从课堂参与、能力养成、知识掌握、合作意识与作业完成等指标出发,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育教师应该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综合多种因素制定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案与运动能力培养标准,这样可以给后续课堂改革的深化开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指导[4]。
         2.6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对教学进行创新,深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评价只会单纯地关注学生的各项体育运动的表面成绩,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体育教师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意识到仅仅靠几项运动成绩是不能判断学生是否学好了体育的,教师理应更加注重从多个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其次,初中体育教师要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日常教学中,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和评价。发现学生有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建议,鼓励其继续努力。最后,体育教师要坚持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不管是在日常教学的随堂考核还是在期末总考核中,体育教师都需要严格的监督学生,杜绝成绩掺假情况的出现,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探究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得到运动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应该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知识,在确保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体育教师也应该通过游戏活动与分层教学等方式,开展高水准的体育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体育教师也应该对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推动课堂改革的深化开展。
参考文献:
[1]曾延平.初中体育创新实践教学研究分析[J].初中生(下旬刊),2021(04):57.
[2]王静娜.教与玩相结合的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分析[J].考试与评价,2021(03):40.
[3]魏平.初中体育课堂的创新策略[J].江西教育,2021(03):18-19.
[4]张燕.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路径微探[J].求学,2021(03):21-22.
[5]穆艳中.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49):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