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红
河南省许昌市健康路小学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拥有兴趣才会拥有强大的动力参与体育学习。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欢乐的课堂氛围,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本文就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进行以下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习环境;兴趣培养
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注重学生对体育技巧的掌握,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容易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是当前教学的重点之一,只有学生对体育学科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方可积极自主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兴趣培养的主要原因
小学体育教学与游戏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都喜欢体育运动,但许多学生。接触了体育课程之后就会发现真正的体育课堂与自己想象的有很大区别,因此,许多学生就逐渐失去了体育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体育学科教学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这样几方面因素:首先,教学方法方面,教师提高了教学标准,对于学生要求太过严苛,平常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或缺乏灵活性。学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时,教师经常会斥责学生给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许多学生并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现阶段的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由于内容较多,学生数量众多课时量较少,加之设施不足,缺乏科学指导思想,使得整体教学呈现单一化现象。同时,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设计是以基础知识的灌输以及练习为主,让学生反复地进行动作练习。这种教学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体育教学活动整体缺乏个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无法真正的感受到体育学习带来的快乐。其次,学生方面因素影响,通常体育学科教学的评价较为直接,学生的动作学习情况直接会体现出来教学内容。由于课时量较少,学生缺乏足够的练习时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心理因素等影响无法得到有效练习,最终产生恶性循环。
二、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教学方式
首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联系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置体育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与教学问题,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学差生可以适当地降低教学目标,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提高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达到学习目标,获得成功体验。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树立起自信心,当然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所设置的教学目标也不宜过高,以避免学生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而产生消极心态。体育教师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然此过程中,场地以及器材的合理配置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将学生的运动场地布置的符合学生的心态,并且确保每节体育课堂都有新鲜元素融入,让学生逐渐喜欢体育课程。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周密安排,对于体育器材的摆放要精心思考,并且教师还需要规划较为醒目的标识,以及较为美观的教学工具,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障碍跑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障碍设置成高山、沙滩、山洞等增加运动的趣味性,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当然教师也可以探讨体育器材的多样化运用,以增加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体育游戏形式的多元化,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形式,可以让学生对体育活动充满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变换游戏形式充分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种比单一的游戏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兴趣十足,也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信心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
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不能肯定自己的能力。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希望,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去关心和爱护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信心。首先,确保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要经常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教学评价方式,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要学会运用正确的激励教学评价形式,当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多亲近学生,多了解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让学生对体育学科学习产生兴趣。
(三)增强师生互动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情感因素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状况,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方可真正的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使学生掌握良好的体育运动技巧。其次,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的重要途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状况,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首先要了解当前影响体育学科教学的相关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给予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学生能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体育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李维忠.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分析[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会议论文集(卷十二). 2019.
[2]成士明. 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 学周刊, 2014.
[3]潘玉波.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策略[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33):P.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