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月琴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新桥小学+441109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越来越重视课程中学生的整体发展。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只能通过背诵来学习,因此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没有体现出道德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性
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主要是通过对小学生的教学,让学生对法律有清晰的认识,在法律对人们既是保护也是一种约束,作为公民需要有法律法规,同时也可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本文旨在提高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效果,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水平,让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进行掌握和运用。
一、在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
(1)扩大知识结构
对语文、数学和英语进行教学主要是为了讲述文化知识,而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学习主要是生活中的常识,而其他学科则相对较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安全保护知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避免因不适当的生活和学习造成的危险事故。
(2)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道德与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小学生相对较年轻,处于成长的早期阶段。对当前小学生的道德与法律教育可以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提供有力保障。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学生的行为符合道德与法律的要求,从而推动让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有效的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式
(1)重视教学规划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前准备被称为备课,现在强调课前规划,似乎只更改了一个词语,但实际上颠倒了原始的教学结构并重新组织了。最初,上课准备只需要考虑课堂教学的课程以及如何向学生传达教学的内容,经过课程学习后,可以对知识进行运用。现在不一样了,因为除了向学生传达思想外,还必须同时提高读写能力,上课前有很多事情要考虑。例如,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适应特定教学的内容,该方法应满足学生的读写(或多种)目标。同时。换句话说,所有这些教学方法都必须是有效的,通过讲述知识的方法无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需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探索。
然后,课堂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可预测的部分,因此不可能完全预测开放学习模式下学生会发生什么。因此,需要随时准备做出更多可能的假设,甚至随时适应班级中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强调教学规划而不是教学准备的原因。
(2)重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老师不愿在上课时间让学生进行主导,因为会出现太多无法控制的情况。无论大小都会延迟教学的过程,并阻止完成规划的教学任务。因此,尽管采用了新的课程概念,但许多教师仍坚持使用基于“教师”的原始教学模式,并且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根据教师的节奏而发展,学生没有机会参加,因此遇到了问题。由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以理论教学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因此识字能力在学生内部,必须通过自身的思想和经验来建立。没有这些独立学习的机会,就无法完成学生的素养建设,所谓的有效性自然会变成一场空谈。因此,为了执行当前的教学任务,不仅需要控制教室,还需要更多地开放教学空间,并为学生留出重要的学习时间。
(3)重视实践活动
教学的有效性将取决于不断变化的教学目标。根据传统的教学目标,即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正确的回答问题。现在,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才是有效的教学。其中包括需要特别注意的能力——实践能力。
新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是现代人才理念的必要特征。但是,如果想将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具体化为行为,并将学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应用于生活中,那么只是通过学习是无法实现的。首先,需要面向生活。将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入教学中,以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捕捉教师想要传达的精神观念,将其内化并赋予生命。其次,组织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他们促进正确观念和概念的自我生成,并通过实践增强实践意识。
结语
总之,道德和法治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学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由于我国正在深入实施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整体道德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主动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需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营造舒适愉快的氛围,将道德与法律内容融入实践,使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崔亚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探索[J].中国教师,2019(01):108-109.
[2]姜钦霞.如何让小学教材《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化[J].名师在线,2019(0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