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微课在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邱艳华
[导读] 为了有效将微课教学顺利推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邱艳华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进修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350500
        摘要:为了有效将微课教学顺利推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实现语文写作水平有质提升,针对有效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时应善用微课进行教学老师可以从中得出应变学生能力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本文对微课的特点以及微课在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课教学;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用策略

        把微课引进习作课堂,有利于突破习作教学的瓶颈,提振学生习作的兴趣,培育学生的习作素养。
        1 微课的特点分析
        第一,短小精悍,微课,首先是时间短,一般5~8分钟;其次是容量小,一般不超过几百兆;再次是内容精简,主要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能够讲解透彻,十分贴近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学习需求以及视觉停留规律。
        第二,录制简捷,微视频的录制方式很多,如摄像机拍摄模式、智能手机录制模式、录屏软件录制模式等。教师可结合兴趣特长,从学生认知需要与习作内容自主选择适合的录制方式。以同步录屏微课为例,利用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PPT,按下“录制”按钮,当背景音乐响起,一边播放PPT,一边配上教师的解说,直至PPT播放完毕,录制结束,即可生成一个视频资源。
        2 微课在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2.1 以学生为主体,推进微课针对性教学
        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会达到极优效果,为了使效果利益最大化,应了解学生需求,对准需求针对化展开知识内容分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内容时能够轻松易懂。所谓万事开头难,学生的作文最亮眼的就是题目,题目的新颖能够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但针对于同一写作主题时,学生很难对其选择,由于主题的广泛性学生会联想很多方面导致学生在选择题目时难以定夺。对此,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指引学生,老师作为一名引领者向学生指导正确的方向极其重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能有效的从大范围程度下缩小选题,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在语文课本中利用《春天》一课来让学生围绕春天这一主题来展开话题,学生能够联想春天到来时会应有的情境由而展开一切联想构思文章内容,而老师此时只需要作为一名引领者去引领学生思考方向即可,只要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固定内容范围,便会大大降低学生在写作上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微课对于语文写作大有帮助,小学生大多都富有好奇心,对于网络媒体这一项更是充满好奇,这便会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性,通过微课传授讲述知识内容技巧,再针对化地了解学生学习需求,设计相关网络微课内容,最终实现学生写作水平有效提升,在写作中主要难点是针对于写作拟定题目,而微课可以围绕学生如何在写作中自由独立选择题目来展开教学分析,针对学生展开相应课程需求安排,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上课效率,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2 微课在课堂教学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师将微课与课堂的结合,有利于自身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大致把握与关注,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非常有效地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指向性、有目的性的学习引导。教师的关注与学习指导能够拉进双方心灵的距离,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受到了关心和鼓励,从而提高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取得很好的语文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同学们播放网络上名师的教学视频,在一起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能够了解到大量的语文文化知识,而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借鉴名师的教学方法,优化自己的教学课堂。此外,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根据他们的学习实际来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2.3 微课归类不同文体习作要点,树立文体意识
        小学的习作训练不外乎以下几类:写人、记事、写景、想象、应用文等,尤其是应用文,格式比较固定,可以通过微课归类不同文体,了解不同文体应注意的特点。如写人类文章离不开写事;记事类文章应选取典型事例,写清起因、经过、结果,特别注意如何详略得当地写;写景类作文要运用移步换景等写作方法写有突出特点的景物,并展示相应的美文让孩子们学习;想象类作文要有一定的主题提炼;应用文要注意留言条、倡议书、信、日记等的写作格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微课巩固学习不同文体,这尤其适合中年级的学生,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问题表达意识。
        2.4 利用微课优化学生习作讲评
        很多一线教师都很重视学生作文的批改,大到布局谋篇,小到字词句段,甚至到标点符号,改的地方比学生写的字数还多。然而,学生只关注分数,稍微用心的学生还看看眉批或尾批,对中间细节根本看不进去。这样,教师的辛劳就没有成效,习作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为解决这一尴尬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可以把一篇中等学生的习作转换成PDF格式,通过边讲解边修改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如何修改作文。第一步,文从字顺,修改错别字及用词不准、语句不通顺的地方;第二步,聚焦文章主体内容,事例是否典型、形象是否突出、细节是否深刻;第三步,立足全体,立意是否鲜明,思想是否积极,结构是否合理。例如《我熟悉的一个人》习作讲评课,教师通过微视频呈现修改方法与步骤,更重要的是把修改后的文章与修改前的习作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修改习作的乐趣,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意义。再以优秀习作为示范,展示好词佳句,圈出精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与细节描写的语句,适当渗透习作方法。利用微课,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修改与创作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学生一时难解的知识点还可以通过反复回放视频得以破解并留下印象,有效提高习作教学效率。
        2.5 图文并茂,拉近距离
        教材中有些想象类作文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运用于自己的习作。山川、野兽、百鸟、虫蛇……自然风光、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是孩子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习作素材,但如果孩子阅读量不够,缺乏相应的知识积累,就会无从下笔。而微课则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有效地搭建起习作与生活认知经验的桥梁,拉近习作者与文本的距离。如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材中给了茫茫大漠、热带雨林、南极冰川等场景,列了参考的装备如指南针、帐篷、药品、饮用水等,可能会遇到的险情有遭遇猛兽、断水断粮、落石雪崩等。在这一课教学时,学生们地处平原地区,如果没有旅游经历,没怎么读过科学类书籍,又没有过这样的体验,部分学生容易写不清楚遇到的困境,想不到合适的脱险的办法。而这一课困境想象是否合理、脱险的办法是否合理、脱险的经过是否能写具体又是重难点。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想象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脱险的办法会有哪些,再通过微视频,图文并茂地补充介绍了沙漠、大海、南极冰川等环境特点,启发孩子可能遇到什么危险,如何脱险,丰富了孩子的知识积累,拓宽了孩子的视野,有效指导了重难点的攻克。
        
参考文献:
[1]周铁君.平民教育视野下新型习作教学模式的初探——小学语文习作微课设计与运用[J].求学,2021(07):55-56.
[2]陆海燕.微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浅探[J].中小学电教,2021(Z1):147-148.
[3]孙东荣.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习作教学初探[J].安徽教育科研,2021(01):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