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贝怡
泉州外国语学院鲤城附属小学 362000
摘要: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不少学生是不愿意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充分考虑过语文教学中的枯燥性,以后笔者认为应当在语文课堂上通过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全面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围绕如何利用课堂评价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展开探究,以期建立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前言:
新课改之后的语文教学日益丰富多彩,但是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需要花一定时间去适应的,有时候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学生也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抵触心理。不过长期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评价的接受特点是不会变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语文课堂,教师有必要将多元化的评价策略引入语文课。
一、注重表扬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比较看重教师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几乎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成为家长眼中的好孩子,教师眼中的优秀学生,所以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好学生“渴望表扬”的心理,积极运用表扬的原则,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赠刘景文》这首古诗的时候,为了检验学生对这首诗的了解情况,教师通常会拿出至少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表演背诵。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学生都会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所以教师应当采取表扬的策略,尽可能不要让学生失望。比如一名学生站起来以后背诵的十分流利,教师可以对其提出表扬,并且鼓励学生下一首诗也要背得像《赠刘景文》一样熟练。如果有学生站起来以后背得不太流利,教师也要注意运用鼓励的策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其实课前老师就发现你一直在复习这首诗的背诵,不过可能是因为太紧张了,刚刚站起来,没发挥好,没关系,下一次老师还会给你这个表现的机会,希望到时候你可以表现的更好,相信自己!”经过这样鼓励说的评价之后,原本对自己的表现特别紧张的学生会感到放松,慢慢的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减小,能够心平气和接受自己在课堂上的所有表现。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观察那些站起来容易感到紧张的学生,教师越要在日后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多给其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锻炼胆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通过运用有效的表扬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采取竞争评价策略
语文课堂上有效的评价策略,并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个体的有效评价,更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群体小单位的综合性评价。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迸发课堂活力,教师偶尔会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融合多种评价策略,全面激发学生的课堂表现欲。
例如:教学《大树青下的小学》这一节课的时候,由于这是本学期的第一节课,为了激活课堂活力,给语文课堂教学开一个好头,教师可以把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上。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准备一份导学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解决导学案上的若干问题。比如用课后生字组词,把课文中包含的生僻词语勾画出来,并且查字典理解其中的基本含义等等。上课的时候教师会邀请不同的小组起来回答问题,把教师在导学案上提出的这些问题回答出来,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小组可以获得教师的加分,每获得十分就能够兑换一颗星星。最终在课堂上表现最优异的小组可以获得教师的小奖励。客观来看,这样的教学方法精准把握住了小学生好胜的心理。在很多小学生看来,个人的成绩好与坏只和自己有关,而小组的成绩要尽可能取得最优,不给团队拖后腿。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一边提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答,一边观察小学生对于这种特殊的学习模式有着怎样的反应,结合学生的兴趣,提出综合性的小组评价。有小组在课上的表现比较活跃,教师可以指出:“这个小组合作的效果非常棒,老师认为他们小组应该被称作这节课堂的表现之星。”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书面评价,引导学生全面进步
日常开展语文教育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口头上的表扬有时候只能起到比较短暂的激励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句随口夸赞可能会让学生开心一阵子,却不会给学生带来持久的影响。相应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的学习意见,学生往往也不会真的记到脑子里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当将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带领学生全面发展,共同进步。
例如:三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写作文,由于小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经验,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摸不着头脑,甚至有学生会将作文与日记两种文体相混淆。面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提醒自己,学生刚刚开始写作文,出现这些情况都是很正常的,只要耐下心来一步步引导,相信学生都可以拥有更加完善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守住耐心,慢慢引导学生向前进步。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合作经验,教师决定给班级中的学生布置周记任务,每周都写一篇小作文作为练笔。刚开始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教师要注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策略,认真书写作文评语。比如有一名学生刚开始写作文时,总是会将作文与日记弄混,一上来就在作文题目前面写一行日期,哪怕是教师口头提醒之后,学生依然没有改掉这一习惯。所以批改作文的时候,教师就在最后为学生附上了一份标准的作文开头,让学生知道作文和日记的根本差别。接下来每一次写作文的时候,学生都会翻过这一页看到教师的评价,从而加深印象,彻底改掉“作文当成日记”的坏习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也进一步引导了学生的全面进步,有助于培育核心素养。
总结:
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灵活多变、形象生动的评价语言,在提高小学生课堂感受的同时,还使得课堂教学焕发生机。转换语文课堂的评价方针,活跃课堂评价语言,变革课堂评价模式,提高课堂评价效益。小学语文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参照评价规定,注重表扬原则,将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展现核心素养的评价魅力,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任艳.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J].新课程,2021(3):211.
[2]李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