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王萍
[导读] 在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
        王萍
        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  322000

        摘要: 在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人们越发注重对知识的追求。想要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语文的学习,但是,传统的语文学习大多进行束缚的教学,让学生强行记住知识点。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探析教学方法,改善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新课程

高中主要课程为语、数、英三门,语文就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课程,语文的学习对学生之后的发展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语文课在学生眼里看来不仅枯燥还生涩难懂,尤其是文言文之类,这让学生无法全神贯注的投入其中,课堂的上课效率就有所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下,对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是不可避免的,要充分发挥课堂上的时间,提高学生上课效率,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刻板盲从形式浓重
        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让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当前多数高中语文课堂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所要求的课堂目标与教学计划,多数教师常常按照规定的要求来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不关心学生自身的情况,导致其形式大于内容,刻板固执的教学方式阻碍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1]。另外,多数教师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常常借用名师的课件来进行教学,但是自身没有名师般的教学底子,课堂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课堂教学秩序混乱
        鉴于高中语文是高考中一项占比分值较大的学科,且涉及很多课外的知识,因此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也偏向于应试化的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数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内尽量学习到多的知识,其思维与随意性就较为活跃,关乎一个知识点就能展开很多的课外知识讲解,这样不仅使得原本教学的进度被拖慢,也不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吸收这些知识。
(三)过分依赖媒体课件
        伴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已经全面深入中小学生的课堂之中,板书式的教学方式也渐渐被取代,虽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够很直观的给学生教学的感受,也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越来越多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多数教学的方式都是读取课件,而不是根据课件开展教学,让学生失去对课堂的思考兴趣。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析
(一)以“听”来感受语文的韵味
        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关键载体,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教学,而不是以应付上级领导而展开教学。因此,高中语文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顺应新课程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本来开展教学活动。为了能够实现课堂目标且能完成上级领导的要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课前“听”学生对课堂进度、内容的感受,根据各个学生的反馈,结合领导的要求,适当性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目标[2]。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以“声”动人,类似在教学《我与地坛》中对地坛细节性的描写时,可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来进行朗读,将学生代入史铁生所见的地坛景象中,让学生“听”到语言文字的力量,感受到语文字里行间的韵味,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的水准,也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改变掉刻板盲从的习惯。
(二)以“说”来体会语文的魅力
        课堂的秩序是良好教学的准则,只有良好的教学秩序,才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为了考而教学,也不能够为了开展课外内容而耽误教学的进度,而应当以“简说精讲”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在教学途中,教师应当在前期大量分析应试教育的出题模式,从中分析出题中那些知识点会源自书本,那些是由书本进行开展的,在课堂教学中制定相关的课外知识补充环节,例如高中课堂试卷频出现的《虞美人》诗词,这种凄婉的词调,能够给予学生很强烈的冲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针对这首词进行分析,然后再分析词作人当时的环境背景,逐步展开,让学生慢慢深入李煜内心的世界,对他整个词曲情感进行把控理解,这样既不耽误课程进度,也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补充课外知识,以“说”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体会语文的魅力。
(三)以“写”来理解语文的内涵
数字媒介的应用固然重要,但是课堂的板书书写也不能舍弃,良好的板书能够给学生直观的书写感受,也能够很快速的感受到字体的美妙[3]。因此,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板书的书写,在教学《沁园春长沙》的过程中,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展示,给学生观看当时毛主席作词作曲的环境,给他们展示长沙的风貌,在结合课堂的板书手写这首词,带学生慢慢感受到将这首词写出来是怎样的骄傲与自豪,以“写”的形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的内涵。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对我们的母语进行深入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性的改变 ,它更注重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将学习变成享受,不再抗拒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张芳芳.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以读促写”教学案例分析[J]. 高考,2020,(20):107-108.
[2]陈永燕.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19,(47):47.
[3]王锋.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 课外语文,2018,(09):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