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山东烟台海阳市新元小学 山东 烟台 265100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学内容,学好语文知识是提升学生对其它学科知识理解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学生能够自主有效的进行阅读,能够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旨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实践创新 策略
前言
随着教育体系的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已将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纳入到了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但就现阶段阅读教学效果来看,阅读教学质量没有获得明显的提升。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以及不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都使得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缺乏兴趣,也因此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收获较低。因此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提升阅读教学实践,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提升阅读教学方法的主要方向。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
不管任何学习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进行高效、有质量学习的基础,但在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或是给学生设立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不相符,导致学生对阅读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开篇直入式的阅读教学形式,不仅消耗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更是消弱了阅读教学的魅力。
1.2没有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现阶段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在以应试教育思想严格要求学生,总是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记忆,将各种知识强加给学生,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和排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也采取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将知识和教师思想强加给学生,学生就会不体会到文章行文之美,也不会理解到文章文字之情感,学生缺乏对文章情感和内容的理解感知,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如果将学习比作学生通向成功之门的钥匙,那阅读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让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通过有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进学生对知识融合创新,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学生通过阅读领会到书中的情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育贵在引导而无非教学,要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就需要让学生转变被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体验教学,自主感知到学习的乐趣所在,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同时对实现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意义。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
3.1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如若要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要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给学生明确阅读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目标的引领,逐渐提升对阅读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在制定阅读学习目标时,要结合语文教材设定符合教学内容目标,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学生能够完成的学习目标,只有在设定阅读学习目标时,充分结合以上两方面进行目标设定,才能保障阅读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开展。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教材《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教师可将教学目标设定成认识生字,流畅的进行课文阅读,能够梳理出课文的写作顺序,并能通过阅读文章体会到老舍先生的“京味儿”语言特点。在明晰了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学习,教师可先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通读,让学生先感知文章,在通过民间童谣情境带学生一同进行文章的学习,如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结合情境让学生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也让学生增加对中国传统习俗的了解。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紧紧围绕教学任务,将知识传输给了学生,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也利于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力阅读教学质量。
3.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告诉我们将方法教给学生比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为有效。“填鸭式”“灌输式”的阅读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的心理需要,如若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将阅读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此达到高效的阅读教学效果。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同时通过角色扮演还可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采用精读法、略读法等,借助精法将阅读文本中蕴含的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以为学生进行文章深层次的学习而奠定基础;借助略读法,让学生体会到写作主次层次的区分,引导学生梳理出重难点学习内容,以便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总之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变换阅读教学的方法,对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有着促进性的作用,通过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逐渐让学生找到阅读学习的技巧,从而提升学生阅读学习能力,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3.3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新的教育体系在强调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领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如果在进行阅读学习时,教师不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性,也难以得到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提升。如教师在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分层阅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性自主化的阅读学习,让学生深入去探究阅读文本中的情感价值,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特性,从而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鲁滨逊漂流记》内容时,教师就可先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阅读学习目标,以让学生积极融入到阅读学习中,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要认真观察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以纠正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给学生创建怎样的学习环境,就会有怎样的教学效果收获,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教师应在教学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以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学习中的乐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学工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应在新教改教学体系改革中,不断研发和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形式,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宝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和创新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1(11):27-28.
[2]蒙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