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王颖
[导读] 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王颖
       赤峰蒙古族中学 邮编:024005
       摘要: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出现,使得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又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要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够仅仅依靠议论文写作的教学还要引入多种作文文体,综合培养学生写作文的能力。本文将围绕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
前言:
       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小学阶段开始学习写作文,一直到高三,学生最为了解的写作文文体就是记叙文。但是很多学生在成长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积累有效的写作经验,所以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写作中的弱点,精准培养写作能力。
       一、提醒学生创新选题,积累写作经验
       经过了多年的经验积累,很多高中学生对于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套路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板,很多故事都可以采用同样的开头,同样的案例。长期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笔者也发现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写作文依然喜欢选用非常老套的主题,叙事案例总是千篇一律,很难给读者带来新鲜感。因此,在教学记叙类的写作技巧时,教师应当注意提醒学生,尽可能创新选题,不要总是在作文里写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要一边积累写作经验,一边培养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写作《家乡情怀》这篇作文的时候,这篇作文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在家乡中的一些经历,用记叙文的写作方式展现自己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但是很多学生一上来的想法就是写一写自己和父母回老家一路上看到的风景,以及自己在老家的所见所闻。班里很多学生都是同样的写作思路,最后的写作效果肯定也是大同小异的。为了挖掘学生独特的写作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创新选题。比如作文让我们写的是“家乡情怀”,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写家乡的“人”还是“物”,所以学生可以挑选家乡中最有特色的景物展开描写,比如老家里有一颗大槐树,村里的老一代人认为这棵老槐树是有灵性的,围绕这棵老槐树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学生可以通过描写这些事情,侧面展现自己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这种写作思路往往比较新颖,也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通过不断的积累类似的写作经验,有助于全面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二、明确具体写作框架,确定写作线索
       长期的语文写作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写作能力不佳的学生,在作文中叙述一件事情时,往往就是流水账式的记叙,从故事的开头一直写到结尾,丝毫没有新意可言。到了高中阶段,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写作要求明显更高了,如果依然按照之前老套的写作方式完成写作,学生是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作文分数的,所以学生在进行叙事类写作的时候,应当提前列好写作框架,根据写作线索重新整合叙事方式。


       例如:教师让学生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写作一篇叙事类的文本,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会选择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事情,或者写一写传统文化对自己产生的深远影响。叙述这一类事情,如果依然采用流水账的记事方式,很有可能会把整篇作文变得枯燥乏味,所以学生在整理框架的时候,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先确定写作的基本线索,然后适当转变写作的整体顺序。
       比如学生准备在作文中引入“学书法”的故事,处理作文框架的时候,就可以把学书法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放在作文的最前面,比如“书法,这种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颗启明星,为我指引了成长道路上的方向,在我多次陷入迷惘的时候,它都曾救我于水火。”让这种结论性的开头起到吸引读者的效果,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接下来学生可以开始叙述自己和传统文化之间发生过的具体事件,解释开头抛出的小疑问,最后在结尾处进行总结和升华,通过重新拟定写作框架,以“传统文化给我带来的影响”为线索,一步步剖析传统文化在自己人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仅可以把整件事情叙述的更加清晰,也可以让读者一边阅读,一边沉浸在趣味化的氛围里,提高整篇作文的格调。
       三、适当引入哲理内容,升华叙事主题
       学生上高中之前写作记叙文,教师对其提出的要求就是将一件事情写清楚,按照自己的理解搞清故事脉络即可。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写作水平也应当有所提高,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单纯的叙事类作文在考试中往往无法取得很高的分数的。教师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作文成绩,应当提醒学生写作记叙类作文的时候,应当做好夹叙夹议的叙述,每一段故事后边都可以尝试引入哲理性的内容,最后写完作文之后还要尝试升华整个叙事主题,抬高写作基调,这样才有助于帮助中学生深入思考,全面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在写作“生活中的平民英雄”这个主题的叙事类作文时,学生一上来就会画一个基础的故事框架,比如日常生活中自己见过哪些平民英雄,他们对这个社会或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怎样重要的影响,提供了多少帮助?按照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把这些事情写清楚完全不是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任务。但是作文写完之后,很多学生的作文中都缺乏哲理性的内容,使得整篇作文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篇平平无奇的叙事文,没有任何思想上的体现。如果这是一篇考场作文,学生的思维深度是无法在作文中很好体现出来的。所以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写完这篇作文,要记得在最后添加一些哲理性的思考,比如自己在和这些平民英雄相处的过程中感受颇深,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以及平凡人的强大力量。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考,以及生活中的其他小事在做完作业后引入名人名言,或者使用排比、比喻等特殊句型,给作文添加一个精炼且有文学价值的结尾,升华作文主旨。
总结:
       记叙文写作是高中作文训练之中经常被忽略的内容。但这种文体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在语文高考作文中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部分。它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德、智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深化阅读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冀先燕.浅谈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J].青春岁月,2018(1):125.
[2]章应成.浅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J].南北桥,2021(4):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