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王月丽
[导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
       王月丽
       永春县五里街中心小学 福建 泉州 362600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着较为独特优势。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有全新的发展目标、需要应对全新的挑战,而实现“读思达”教学就是完成应对诸多挑战、完成诸多考验的重要表现之一。基于此,我们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进一步阐述和分析“读思达”教学法应用策略,为更多语文教师带去教学上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思达教学法;应用策略
       读思达教学法是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产物,属于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可将其理解为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学科表达为一身的集合体,属于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过程,对强化学生思考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大帮助,还需小学语文教师重视该教学方法之余,将其使用规范、使用全面、使用充分,方可在读思达教学视域下让更多学生获益。
       一、为学生提供广阔阅读空间
       在“读思达”教学初期,我们以学生阅读为主,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阅读机会,更要拓宽学生阅读空间,方可紧抓学生阅读能力并助其不断提升,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后收获更多心得与体会。
       在课文阅读中,要让学生有效性阅读,需要让学生阅读建立在陌生文字解决、对内容有一个基本认知的基础上,更要为学生阅读打造愉悦氛围,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意愿独立阅读、共同阅读,可朗读、可默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加强内容认知,我们也建议学生在这一阶段,将无法解决的阅读问题标记出来,为之后花费精力解决埋下伏笔。或是在教师的建议下,采取“粗读”和“精读”两种阅读方式,切实在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对一些重点词汇有更深解读,便可促进阅读的融会贯通[1]。
       为了让学生对课堂有更深认知与把握,还需语文教师结合阅读内容匹配相应的课外阅读资料,以供学生阅读,扩宽学生阅读空间和阅读视野,进而延展学生思路,让学生可以借助课外阅读资料的补充,可以对课文有更深认知、更强体会。当然,课外阅读素材的补充,需要具有较强目的性,如为了让学生更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不妨为学生添置有关于作者履历资料,进行阅读并深化阅读感受;又或者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复杂情感有更深认知,也可搜集与课文所突出情感相一致的课外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进一步参透复杂情感。诸如此类的方式方法皆可实施,务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实施,才会有出人意料效果[2]。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为了提升学生于“读思达”教学中的思考效率,我们提倡小学语文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提升学生思考效率并真正于思考中有所收获。
       在问题设计中,语文教师可结合实际需求设计有价值问题、开放性问题、逻辑性问题,更可由点到面提问、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进行提问、由浅入深提问。其中,有深入浅提问较为常见,目的是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可以随着问题逐渐深入,属于一种比较稳定的提问方式;而由点到面提问,则是从一个点出发,通过问题的串联可以将整合学习网编织起来,可让学生思考愈加全面,但是需要注意,提问的点不可过于模糊和零碎;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进行提问,是与小学生思维特点有关,要知道,小学生的思维往往以形象为主,那么,就可从形象思维入手,让学生的思考逐渐从表面过渡到本质,即可真正抓住课文主题思想,这样一来,学生和教师都可更加轻松[3]。


       除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助力学生深入思考,也可通过鼓励学生提问来助力学生深入思考,方可大大彰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会激发学生更多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问题的思考也会更深入,也可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思考带来的诸多益处。
       在思考中,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未读先思法、正读反思法、读后再思法、掩卷凝思法几种思考方法,便于学生思考实现层层递进,如此,便可获取较好的思考效果,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解读、更深认知。
       三、关注表达输出,赋予学生表达权利
       在“读思达”教学中,学生表达至关重要,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为学生进一步发表看法、观点保留时间,从而让学生在大把的时间中有更多的阐述机会、表达机会,方可将内化知识输出,有利于加强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水准的把握,可为今后完善“读思达”教学打下基础。
       在学生表达过程中,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也可代表小组发表共同研讨结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的发言,即使发言有些许错误,也需要在尊重基础上指出,需要对每一位学生发言的勇气表示肯定,从而助长学生发言风气,进而让每位学生都可积极行使自己的表达权利,便可将课堂“表达”氛围推向巅峰[4]。
       例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读思达教学课堂,教师可在学生阅读完毕后,鼓励学生说出阅读、思考后的感想,也可鼓励学生发表对“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的理解,又或是让学生回忆自己身边是否出现过“雷锋叔叔”,让学生借助回忆发表看法等等,切实放开学生于课堂上的束缚,让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观点,就可增多教师了解学生阅读成果、阅读层次机会,便可结合学生所阅读成效给予针对性引导、帮扶,便可让学生学习再上升一个台阶。
       当然,学生表达阶段,语文教师要深化“公正、公平”原则,切实将表达权利平等的划分到每一位学生身上,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就可全身心投入到表达环节中,助于学生将课文掌握的更加牢固。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读思达”教学法是一类全新的教学法,亦是一种创新教学法,将其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可视为一种必然结果,还需小学语文教师正确看待“读思达”教学法优势与价值,借助多项手段将其优势与价值体现出来,进而助力学生阅读水平提升、学习效率显著提升,方可让小学生成为最终受益者。
       参考文献:
       [1]齐文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248.
       [2]邢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29.
       [3]邓小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26.
       [4]高志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2):54.
备注:(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小学统编教科书习作“读思达”教学法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编号:KCX2020073)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