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雅雅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前埔小学 邮编:36226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国学精神越来越重视,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古诗词在整个学科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然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还尚未成熟,学习到的知识只能停留于表面,无法真正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活动和蕴藏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古诗词内容,展现出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精神,让我国古诗词得到良好的传承。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创新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
古诗词是我国中华民族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着我国古代诗人对生活美好的期盼、对家乡的眷恋、心中永恒的信念、对家国的忠诚以及远大抱负等众多情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品鉴与精读经典古诗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内涵和良好的语感,体会古诗词中蕴藏的内涵,从古至今彰显出来的文化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品行,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高质量的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诗词的热爱,还能够加强他们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了解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古诗词的精髓;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和学习兴趣,这是两全其美的最佳教学手段。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发展
近年来,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依然有部分教师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他们受到应试教学思想的束缚,在讲授过程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过于陈旧、保守,在进行古诗词学习时,一味地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小学生们只能凭借自身记忆力来完成,但是对古诗词没有深入的理解,只是单纯的背过,忽视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古诗词讲解中,通常情况下让学生以背诵为主,然后就是不断地默写,只是为了在考试的时候不丢分,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保住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严重缺失,要知道这种强加记忆的方法是暂时的,对古诗词中的经典内涵不能完全理解,还会对古诗词产生思想偏见,久而久之越来越不感兴趣,那种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是无法体会的,有不少教师只针对古诗词中的字、词、句进行翻译和分析,但并未对诗词中的意境没有进行全面解读,忽视诗词中的意境之美,缺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利于学生今后学习的发展。
(二)学生对古诗词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有一种不厌其烦的感觉,无论对工作还是学习都能够事半功倍。小学生天性活泼开朗,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无时无刻充满着新奇,再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古诗词却显得格外单一,传统古诗词教学教师通常情况下会对古诗词进行讲解、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每句诗词的含义等几个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每节课大体相同、换汤不换药,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课堂上缺少激情,极大程度上消减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导致每节古诗词课都成了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在讲台上“自问自答”,学生听的没有兴趣,教师讲的也没有动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手段,进行模仿式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进行诗词的讲解,然后根据其内容上的平仄、语句情感来进行处理,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课前准备好的音频,让学生一句一句的跟读,感受“吟诵”的精髓,让学生进行模仿的练习,多播放一些音频感染学生,让他们也形成一种诵读的语言环境。对于古诗词的吟诵不仅仅是将诗词通顺的读下来,而是要求学生在进行阅读过程中,在有一定的阅读技巧下将自己的情感加入进去,体验一种阅读美感的享受。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以外,也要帮助学生进行诗词意义的讲解,只有对文章了解以后才更好的融入情感等进行吟诵。除了对诗词含义进行讲解以外,教师还需要对于诗词的背景、作者所处的环境时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诗词内容。
例如,在进行贺知章的《咏柳》的诗作教学之中,教师不要只告诉学生第一句怎么读,第二节怎么读,这样学生读一遍下来根本记不住什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朗诵背景音乐的播放,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入诵读的情感之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带有背景音乐的朗诵,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朗诵情感是什么样的,在将这些代入到自己的吟诵中,教师可以多次播放让学生进行感悟,小声跟着音频进行练习,模仿他们的语气和情感,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吟诵情感和技巧,最大的提升自己的吟诵水平,更深刻的把握诗作的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渗透更多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诗词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在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中有着至高的地位,同时古诗词也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古诗词的历史文化久远,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通过经典古诗词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提升中学生的品质修养和道德情操。在我国古诗词中蕴藏的文化背景十分深厚,古诗词在古代时候不仅只是诵读,还会配乐传唱,所以古诗词能够完美体现音律、韵律的美感,词句之间押韵、首尾相连具有对称性的特征,这充分能够体现我国古诗词的语言表达魅力。在古诗词的文化气息中,每个词句、诗句之间都会伴有乐感、有节奏,随着诗词的含义以及乐曲律动,认真回味会发现平调与仄调之间会反复的变化,使古人在运用古诗词表达上流露更多的真情实感,体现出抑扬顿挫的表达特色。
例如,教师在进行王之涣的《凉州词》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对于王之涣的人物背景和所出时期进行简单讲解,然后对于诗词进行一个细致的分析。作者的目光从近处到远处,横竖描写相结合,以景色代入作者情感,是什么样的过渡。前两句描写塞上的孤城,在大好河山中,一座孤城屹立不倒。用前两句中的“一片孤城”渲染一种荒凉萧瑟感,这样的情感非常浓厚,利用“孤城”来衬托作者的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不产生思乡之情?利用“怨”一字表现出作品的深意,劝在这里的士兵们不要抱怨,怨了也没有用,要知道,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外面的!文章的三四句暗含讽刺的意味,利用这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作者内心情感。为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每一句的情感,教师需要细致的讲解每一句,让学生在进行吟诵时想到每一句的句意,从而体现出最佳的情感变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确实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应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于古诗词的意境美中,体会古诗词中蕴藏的内涵,抓住诗人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对古诗词浓厚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内涵和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鸿倩.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心得[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2.
[2]孙义兰.创新吟诵法教学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J].课外语文,2021(01):34-35.
[3]余仪芳.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