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绿色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徐国璋
[导读] 绿色课堂是新时代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
        徐国璋
        安溪县第九小学,福建省泉州市,362400

        摘要:绿色课堂是新时代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自由的学、思、疑、问中愉快地学习,构建一种平等、亲切、和谐、充满生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师在探索课堂效率和提升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中,关心、必须爱护、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构建有效的绿色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形成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强有力的催化剂。
        关键字:小学语文;高年级;绿色课堂;构建
前言:
        教师为适应新教改形式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将小学高年级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实现教授与学习高度统一。在绿色课堂环境的构建中,不仅要追求更全面、健康、民主、和谐的教育,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张扬个性、激发情感的绿色课堂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自我发展。这种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也不谋而合,教师应对绿色课堂进行深度研究与总结,并运用恰当的方式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造自主学习时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小学语文绿色课堂理念下,除了理论方面的知识外,更加重视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中主观意识的培养,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营造更加生动活力、奋发向上的课堂氛围。因此,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语文的潜在热情,教师应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空,并提供给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例如教学六年级《草原》这堂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草原美丽的景色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假如你们成为导游,应该如何为不远千里而来的客人介绍我们热情似火的草原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对草原民族风情的了解,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详细介绍。这样在教师开放性的提问下,学生不仅对课文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而且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意识。另外,我又设计了课后作业,让他们回家搜集有关草原的知识,这使学生们掌握了我国四大草原的情况,并且知道了草场退化的严重后果,并提出防止沙漠化的一些措施。这一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充分地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课堂氛围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富有活力、动态、和谐的生态环境。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努力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绿色的教学生态中轻松愉悦地学习,让学生得到情感的共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健康发展。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让学生勇敢的说和思,让他们在有限的空间里潜能得到无限的发挥,从而更有信心学好小学语文知识。
        例如教学《为人民服务》这一课中,由于这是一篇经典的议论文,没有精彩的描述,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它有的只是讲道理与分析问题,和课文当中深刻的思想。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所以平时我们要说明难懂的道理,可以用什么表达方法?生接答:举例;要说明抽象的事物,可以用什么表达方法?生接答:举例;要打动人心,还是可以用表达方法?生接答:举例。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不仅让学生感悟到“举例”是证明观点的一种绝佳的方法,让学生茅塞顿开,也拉近了师生距离,让课堂的学习氛围更轻松、愉快。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作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会思考,还要让他们主动提问题,并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同样要得到尊重,鼓励学生大胆的疑虑、假设、质问,引导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绿色课堂的核心在于教师要以情感人,以疑促思,用思维的火花点燃学生的情感,在质疑和思考中汲取知识的精华,在绿色课堂氛围下享受学习的快乐,个性得到了发展。
        例如在教学《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中,教师启发学生:伯牙破琴绝弦,他 “绝”的只是“弦”吗?他在破琴绝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你针对伯牙的这一举动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让学生又提出了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对伯牙的这一举动,你持赞成还是反对态度?这就让学生大开脑洞,畅所欲言起来,有些学生赞成,但也有些学生反对,对于他们的这些态度教师都要海纳百川的包容,并予以支持及鼓励。这样的提问会碰撞出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结论:
        总之,绿色课堂教学理念适应了新时代教学的需要,是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在小学语文课教学时,应认识到教师在学生认识自我并发掘自身潜力的过程中,只是一个主导者。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调动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热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和谐、宽松、高效、绿色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都能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让语文的课堂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的、快乐的、轻松的。
参考文献:
[1]洪丹萍.小学语文绿色课堂教学探析[J].新课程·上旬,2019(4):111.
[2]顾丽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教育的实施探讨[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