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多元教学模式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李星月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传统灌输式、一刀切、满
        李星月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第四完全小学 ?6260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传统灌输式、一刀切、满堂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课堂教学需求,如一线教学工作者不能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会严重阻碍现代教育的发展,影响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探索欲望,降低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就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基于新课改下多元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为学生学习构建一个轻松、愉悦、欢乐的高效语文课堂,促使学生更好学习进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多元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主要以“复习旧课、教授新知、巩固新知、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虽能起到一定的教学成效,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不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启迪,更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多元教学模式,指的是素质教育下那些带给学生全新学习体验、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等,不仅能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接下来,本文就立足自身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具体的阐述,以供同行教师教学参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兴趣时,才会主动积极参与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那么,情境教学法作为当下一种深受师生喜爱与认可的教学途径,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既能拉近学生与学习之间的距离,还能在无形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继而将学生引入到文本的学习之中。因此,在日后教学中,我们应善于立足教学内容引入一定的生活元素,强化学生生活体验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以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季》教学为例,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征,继而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那么,为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便在新课导入环节对学生这样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吗?”学生纷纷回答说:“四个。春、夏、秋、冬。”紧接着我再问:“那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呀?我先说吧,我最喜欢冬季,因为我可以和我的孩子在雪地里打雪仗。”在我的示范引领下,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夏天,夏天可以穿漂亮的裙子,吃好吃的雪糕。”还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秋天,麦地里黄黄的一片,漂亮极了。”通过在新课导入环节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还顺势引出了本节课教学内容《四季》,实现一举多赢教学成效。
        二、小组合作,启迪思维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之中,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经常采取灌输式方法对学生进行一味地讲解,导致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缺失,只能被动地接收各种知识。久而久之,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逐渐下降,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也得不到有效提升。通过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还给予了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继而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加深对探究点的进一步理解。当然,随着时间的发展,学生们也会逐渐改变学习态度,爱上语文学习,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以小学语文人教版《掌声》教学为例,这篇文章主要是以英子的情感变化为主线来贯穿全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两次“掌声”带给英子不同的内心变化的基础上感知同学间关爱、鼓励与尊重的重要性。那么,在引领学生初读文章后,我便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前的英子是怎样的?现在的英子又是怎样的?可以通过文中具体的词语或短句来作为依据进行分析。”随后,学生们积极思考起来,有的学生这样说:“我认为以前的英子其内心是郁闷的,早早地来到教室、默默坐在教师的一脚,这都能感受英子内心的不安与不自信。

”在同组学生的启迪下,其他的学生也纷纷阐述自身的看法,此时的课堂探究氛围是非常高涨的。由此,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问题的思考,不仅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借助媒体,加深理解
        信息技术以自身独有的先进性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且富有趣味性,深受师生的青睐与认可。那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积极摒弃传统以一本书和一本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借助现代教学工具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
        以小学语文人教版《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来说,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且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便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与视频,迷人的风光,清澈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与鱼类,不一会,真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大家纷纷投身于充满魅力的画面之中。这时,我再引领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学生的阅读欲望便会比之前高许多。由此,通过借助现代教学工具开展实践教学,不仅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还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了美丽的西沙群岛,继而真切感受到西沙群岛的富饶以及对祖祖辈辈做出的贡献感到骄傲。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众所周知,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中主要以教师的主观教授知识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班级内学生两级分化严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越来越好,学习能力差的学生逐渐下滑。如何转变这种教学现状,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先认识到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即每个人因成长的环境不同,后天的努力程度不同,使得每个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也有所不同。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等,这样就能实现人人学有所获的语文课堂。
        如在小学语文人教版《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这节课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不同,我并没有对全体学生提出共同的学习要求,而是根据学生间的具体情况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对于口语能力强的学生,他们需要把整个故事讲述完整,并且要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对于口语能力一般的学生,他们要能交代整个故事的人物、经过,有一定的逻辑;对于口语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不用说特别说,他们只需要把话说清楚、完整即可。如此一来,不仅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还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关心与照顾,继而实现良好的口语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的口语能力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一个良好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教学模式是必然趋势,通过立足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既能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在相互沟通交流中汲取知识,收获友谊,提升能力。因此,在日后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通过创新教学途径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语文学习,培养多元化思维的人才,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与成绩,真正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参考文献】
        [1]火统发.合作学习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17-218.
        [2]孙莉霞.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7):10+12.
        [3]韦柳花.小学语文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方法[J].科幻画报,2020(11):108.
        [4]景娟娟.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考试周刊,2020(18):31-32.
        [5]马慧敏.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9(0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