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祥
自贡成都外国语学校 四川省自贡市 643000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成效,深受师生的认可与青睐。简单来说,通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变得有层次且富有趣味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降低了学习的学习压力,最终让语文课堂“活”了起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粉笔和教材为主,基于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教学主要借助信息技术为主,通过将枯燥的文字转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丰富课堂教学机构的同时为语文教学增添一些新的生命活力,继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有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接下来,本文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谈谈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旨在借助信息技术让小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学习,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为日后更深层次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据相关了解得知,以往的语文教学教师占主导地位,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多媒体集视频、音频、文字与图片等优势于一体,利用多媒体开展语文教学,不仅能为语文教学输入新的教学信息,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接下来的授课奠定良好基础。对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信心技术开展语文教学,旨在让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让学生目不转睛的投身其中,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
以小学语文部编版《北京的春节》教学为例,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继而激发学生探究中华文化的欲望,以更好的心态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之中。那么,为了最大化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便在新课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首《北京儿童歌谣》,音乐声响起时,大家都表现得很高兴,神采奕奕。这时,我再提问学生,说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里所描绘的是哪个节日吗?”由于歌谣的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对春节这个节日也十分熟悉,大部分学生都说回答道:“春节。”紧接着我再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请跟大家分享让你记忆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情。”由于我所提问的是学生熟悉的,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大家积极沟通与分享。最后,我再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些过春节时的图片与视频,并让学生对照文中所述是否一致,大家的阅读欲望被由此大大激发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加深知识理解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得知,信息技术以自身集视频、音频、文字与图片于一体的优势,深受广大师生的认可与喜爱,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更加有层次感,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继而拓展学生的眼界与知识面,为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基。
对此,在日后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加强此方面重视程度,合理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草原》教学中,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帮助很难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因为只通过口头讲解学生是很难感受草原的一望无际与民族团结的情感的。通过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相关的视频片段,一来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仿佛声临其境一般,二来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草原人民的真诚与团结,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与感悟。因此,在日后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加强此方面重视程度,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最终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探究能力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探究能力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经常遇到以下问题,如“我该去哪里找相关资料呢?”“我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内容,也没有主动去思考过。”这就说明了,当前小学生是缺乏一定的主动探究能力的,一是缺乏意识,二是没有机会。那么,随着信息技术进入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平台,并分配给学生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行去探索与发现,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还能为相关知识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开国大典》这一节课教学前,通过我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开国大典是没有太大了解的,有些同学甚至可以说是一点也不了解。为了能顺利开展本节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更加轻松一些,我便为学生布置了一个灵活性、开放性的预习作业,即带领学生来到微机室,让学生以“开国大典”为线索进行此方面资料的查询。当学生真正坐在电脑面前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时,学生才会真正认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没有约束感,跟着自身的想法开展一系列的查阅活动。如此一来,不仅给予了学生更加独立的思维空间,还让学生自主精神得到了体现,这样在引领学生学习文本内容学生也不会感受陌生,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将抽象、静止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继而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投身于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日后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加强此方面重视程度,合理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应注意一定的度,要结合教学实际内容来使用,不能滥用,否则就会将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唐雯.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6):72.
[2]周晓兰.基于信息技术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3):13-14.
[3]边振永.多媒体技术在语文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1,50(05):56-57.
[4]杨林栋.信息技术有效助力高中语文线上教学的行动研究[J].高考,2021(17):123-124.
[5]何黎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