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陈智英
[导读]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不断的发展中,我国对人才的需
       陈智英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 浙江 衢州 324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和科学不断的发展中,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综合性发展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明确的提出;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可以看出习作教学的重要性;然而从当前的教学中可以看出,许多教师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高段写作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和阐明,希望对写作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高段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然而他们畏惧教师所布置的写作任务,在写作时不知道怎样入手;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即使进行了写作,半天写不出多少字,所以小学高段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当前的情况。
一、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特点具有自由性和广泛性,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关系,所以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能够成为写作素材,在写作教学中最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学生的习作空洞,不知道写些什么,短短的几行字就结束了,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学生没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对身边的事物没有进行仔细的观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多观察生活细节,用心感悟生活,慢慢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为写作奠定基础;比如在部教版的五年级下册中的,第一单元中的写作训练,主要是描写生活场景的文章,本单元基本都是这种类型的文章,比如《祖父的院子》《月是故乡明》等,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文章,就是要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在写作学习中,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引导,如给学生提出问题“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你为什么对这件事情有这么深刻的印象?”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在进行本章写作练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祖父的院子》这篇文章,可以模仿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在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同时把观察的事物作文写作的素材,写出一篇作品,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
       过去在对习作作品进行评价时,只是针对结果进行评价,方式单一,这样的评价不能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还会对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造成阻力,打击学生的自信;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高段习作评价时要改进方法,拓宽评价的范围,对学生的整体进行评价,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习作的角度选择、习作的方法和技能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多层次进行评价;如此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习作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以“家乡的风俗”为习作话题进行评价时[1],学生在开展口语交际练习时,教师就要进行观察学生,从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中掌握学生的习作思路和方式;在学生进行习作的过程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整个过程,知道学生的写作习惯;同时在批阅学生的写作时,教师可以从习作的整体进行评价,从写作素材,写作方法和写作细节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评价,如让学生写一篇“春节”为主题的习作时,在开展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下过春节的时候都会干些什么;通过学生的描述会发现学生对春节的印象比较深,在习作中会用到许多写作的手法,写出丰富多彩热闹的春节;在评价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有点进行鼓励和肯定,促使学生树立自信,再接再厉提升自己习作能力。
三、信息技术融入到习作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
       在开展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首先从教师自身要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够重视自身写作素材的积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以固定的形式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只要学生完成就行,习作教学课堂单一枯燥,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思想和习作能力,甚至有些学生出现逃避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高段习作教学,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习作环境,并且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寻找写作内容丰富写作的素材;比如在习作专题“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本节课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素材,让学生对科技技术进行观看的过程中获取写作的素材;并且在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理解下,学生明确科学翅膀的关键信息;在这时,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当前的科学技术有哪些,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条件,进而让那个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运用这种创新的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运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促进写作,写作同样可以促进阅读理解,因此两者是不可区分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感受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并且进行模仿和利用;所以开展有效的阅读互动可以为写作提供帮助;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一读促写的教学方法[2];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目的性的阅读相关的文章,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结构记忆文章的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并且转化 成自己的,由于小学高段学生的阅读经验不够,不知道阅读文章的方法,所以教师在使用一读促写的教学方法时,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选择好阅读的文章,并且要注意教学目标和文章之间的关联,进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指导;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写作方法记性模仿;比如在阅读书籍“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指导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记事手法进行仿写,在学习“父爱之舟”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学习有关人物描写的方法,并且进行描写。
结语: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教学重点,教学方式也是教学中重要问题;学生习作能力的高低和素材的积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习作能力的提升也不是一簇鹅肉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要创新教学的方法,重点培养高段小学生的习作习惯,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继而提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2021(07):48.
[2]胡华英.关于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