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化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高艳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语文这种比较基
       高艳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第六实验小学  山西省吕梁市  0321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语文这种比较基础的文科课堂,教师更要注意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活力。为了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化语文课堂,本文将围绕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展开探究,以期给相关人士带来帮助。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语文课堂;开展
前言: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模式往往是固定的,又因为近年来语文教材的改动幅度不大,很多时候教师的备课可以反复使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教师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利于激活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必须针对这种情况做出转变。
        一、注重学生主体,构建趣味性语文课堂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第一大要求,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尝试构建趣味性的语文课堂,发现当课堂的趣味性足够浓厚时,学生会更有学习热情,自发参与课堂上的互动,不需要教师采取特别刻意的措施,也能够打造个性化的语文课堂。
       例如:讲解《田忌赛马》这个故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简单了解田忌赛马的基本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上课之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一个课前小游戏。教师提前准备好了六张纸牌,上面标注好了三种伤害值,邀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来参与游戏,两位学生手中的纸牌是一样的,需要运用策略才能够取胜,该游戏的整体逻辑就像是石头剪刀布一样,但在操作上又略有不同。为了充分激活课堂的活跃气氛,教师可以多邀请几组学生到讲台前来做游戏,玩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刚刚好几对同学上来,以后最终都是打成了平手,大家知道怎样才能取得游戏的胜利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有关策略的智慧,请大家翻到课文《田忌赛马》。”。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思考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了取得胜利,采取的是什么样的策略。运用小游戏构建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有助于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更具个性的语文课堂。
        二、运用多媒体,打造信息化语文课堂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前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语文知识,只能够通过板书的形式。而现在教师可以直接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演示视频和图片,对于现代小学生而言直观的感受这些内容显然是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降低理解知识的难度的。要打造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师也要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更加活跃的语文课堂。


       例如:教学《讲民间故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语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备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好若干个和民间故事有关的影视作品或动画,让学生认真观看,一边感受视频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一边在心里打草稿,组织语言。等到视频观看结束,教师可以邀请几名学生起来用语言复述刚刚的视频故事,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除了能够培养学生多元的语文能力,多媒体视频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形式也是非常广泛的。比如教学语文知识的时候,课文中经常出现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按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很难完全弄懂这些文字的意思。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实际的场景,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更加方便。比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中描绘的圆明园景象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完全陌生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圆明园修复的概念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这片土地上曾经孕育过多么令人惊叹的文明。看到视频中那些美丽古朴的建筑,学生对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三、彰显教师个性,给学生提供学习榜样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开展个性化教学,彰显教师本人个性的重要性暂时还没有突显出来,但是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进步,不久的将来,这一点也会成为教育工作者探究的重点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一位教师的喜爱程度基本就决定了他们在某个学科中的表现情况。喜欢一位教师,学生的课堂表现自然认真,听课效率也会提高;而讨厌一位教师,学生自然会抵触上这位教师的课程,从而影响整体的成绩。所以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偏好,适当彰显个人个性,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每次上课的时候都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向教师学习。
       例如:日常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尝试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比如小学阶段学生比较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可以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适度饮用动画片中的案例,体现个人风趣幽默的特质。讲解《猴王出世》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美猴王的故事是小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师可以结合动画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看过的影视片段:“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动画片里的美猴王啊?老师小的时候就可喜欢看那个动画片了,不过现在时间过了太久,很多情节都已经忘了,不知道有哪位同学能给老师重新讲一讲呢?”通过这样趣味化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到教师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时,学生自然会感兴趣,从而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课堂的气氛也变得更加活跃了。除此之外,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凸显个人优秀的教学习惯。比如上课的时候教师总是和学生有眼神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再比如批改作业的时候,教师的坐姿总是很端正,受到潜移默化的榜样影响,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保持身体直立的姿势,维持端正坐姿,无形之中树立了教师的榜样形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结:
       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个性化教学,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充分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需要结合教育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促使自身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袁美燕.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1(10):228.
[2]毛金琴.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几点探讨[J].语文课内外,2021(1):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