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慧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基于六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 李彩锋
[导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进行多重交流的多动态性过程
        李彩锋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云山学校 广东省广州市    5108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进行多重交流的多动态性过程,更是各种不同思维碰撞的过程。智慧阅读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教育理念,传统阅读教学关注重点在于学生知识信息的摄取,而智慧阅读课堂关注的焦点则在于学生阅读过程中形成的主观体验以及在阅读中所收获的智慧。小学生阅读思维、阅读方法深受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要切实发挥智慧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恰当、准确地对自身在智慧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进行定位,避免陷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桎梏。本文从智慧阅读的特征出发,结合智慧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分析教师在智慧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为智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智慧阅读;课堂模式;教师角色
学生语文知识与素养的提升均与阅读具有深刻联系,阅读是学生感悟文本思想、扩大学科视野、补充新鲜知识的重要路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较为程序化、固定化,教师习惯给学生下阅读任务、定硬性指标(如要勾勒多少词汇、分析多少句型等)。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不利于学生透过文章内容全面发掘文章主旨、感悟文章思想。长此以往,学生只是照本宣科、“一目十行”地进行阅读,并不能够真正地从阅读中收获智慧。智慧阅读与传统阅读模式不同,它关注的重点不在于传统的词、句,而在于学生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法以及收获的智慧。如何准确把握智慧阅读课堂模式的内涵,精准找准教师角色定位,解放学生阅读思维,为学生阅读赋能是每一位教师值得切实思考的问题。
一、智慧阅读课堂特征
        智慧阅读最初是名师黄厚江所提出的概念,据其意,智慧阅读是有别于不拘泥于传统阅读思维、阅读方法的阅读模式,智慧阅读倡导从多角度、新路径对文章进行全新解读,以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解,这便是阅读者在阅读中收获的智慧。由此可知,智慧阅读课堂模式也与传统阅读课堂模式存在较大差别。智慧阅读课堂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阅读智慧。激发学生阅读智慧是智慧阅读课堂最为核心的内涵。传统阅读课堂模式注重学生“表象能力”(即识字、辨句等)的提升,学生在阅读中完成了教师所下达的学习指标即视为阅读教学取得成功。但智慧阅读不同,智慧阅读的基础目标是夯实学生的表象能力,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智慧。

智慧阅读课堂模式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协调性和独立性,即学生在身体和心灵相协调、学生思维相对独立的基础上阅读文章、涉猎信息、获取知识、激发智慧。
二是强调学生三项主观能力的发展。智慧阅读课堂模式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强调学生三项主观能力的发展,这三项主观能力分        别为情感感悟能力、个性化思考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智慧阅读课堂颠覆传统阅读课堂模式,更加强调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能够起到“授学生以‘渔’”的效果,使他们逐渐形成细腻、丰富而敏锐的阅读素养,进而更加容易与文章所呈现的情感或价值观念产生心灵交流或思维碰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可以解放他们的阅读思维和方式,使之不落他人窠臼,能够以独立的、结合自身生活实际的视角去剖析文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提高阅读学习的成效。
二、教师在智慧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行为深受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对教师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模仿性。要切实发挥智慧阅读课堂的价值,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激发智慧、收获智慧,教师必须要对自身在智慧阅读课堂中的角色有清晰的认知和精准的定位。
1.教师是多角度剖析文章的先行者
        名师黄厚江指出,要教好智慧阅读,教师自身应先成为多角度剖析文章的先行者。智慧阅读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个维度分析文章主旨,寻求独特的、个性化见解,以此激发学生阅读智慧。小学生的阅读思维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影响且具有模仿性,为此,教师首先要尝试从多角度剖析文章。具体而言,教师应严谨对待每一篇教学文章,以严谨的态度、研究性的方式去仔细研读文章。在研究文章的过程中,教师需尽量抛开已经形成的固定性结论,以全新、空白的目光解读文章,以此寻求获得更加全面、丰富、别致的感悟。以六年级课本中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文为例,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篇怀念小时候玩伴、回忆儿时趣事的文章。但教师再结合到鲁迅先生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便能够得到一些不同的理解:儿时的鲁迅先生生长在高墙之下,尊为“少爷”,但却更加羡慕生活在乡村的闰土;多年后鲁迅与闰土        再度重逢,闰土虽尊称鲁迅为“老爷”,但鲁迅却以此感到厌恶...从不同的细节处能够品味出文章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一方面是鲁迅先生对天真烂漫孩提时代以及玩伴的怀念,另一方面是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同情,还有鲁迅先生对封建旧社会的憎恨与批判。教师要敢于、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分析文章,在智慧阅读课堂教学中勇当智慧阅读的先行者,先“行”而后“教”。
2.教师是智慧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和服务者
智慧阅读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课堂模式,教师需要避免先入为主,限制学生阅读主观性和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在智慧阅读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学生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