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翠
汶上县郭楼镇明德小学 山东 济宁 272502
摘要: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它不仅能够让合作双方各尽其才,使事情完整的解决,而且有助于培养个人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课堂作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集体,在教学过程中必然少不了合作现象的发生。而数学课堂恰恰是一门以逻辑性见长的学科,它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法,合作能力,探究过程
在当前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其显著的优势成为各科教学的必备之法,这得益于合作本身能够带来的不仅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而且更重要的是思维和精神的升华。从这个角度来看,合作学习让数学课堂更具高效性。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对其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既能够满足课程改革理念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让课堂产生的效益最大化。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仍有不小的困难,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对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在落实教学理念的过程中,难以平衡新老教学方法的之间的关系,合作形式与方法缺乏适度的创新。要想改变这一现状,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合作学习法进行创新性思考与实践,同时,也要求学生树立合作理念,重振合作学习之精神,从而切实提升教与学的效率。基于此,笔者将从“合理化分组、探究式合作、互动式评价”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一、合理化分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得以有效的开展的基本前提,没有一个恰当的分组,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便会产生抵抗心理,使合作结果本末倒置,相反,合理的分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目标的引导下积极展开学习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贯彻落实合作学习法,牢牢把握教学实际,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学生水平、教学内容等多种因素,展开科学合理的分组,从而让不同程度的学习都能在合作中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以合作学习法为指导,并精心设计分组。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初步确定教学思路,以学生合作式探究为主,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来产生对新知识的思考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应以学生心理为参考,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划分小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优劣互补”的原则分组,让学生能够在互动中共同进步,提高对知识的探究欲望。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合作中掌握学习方法,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探究式合作
结果很重要,但用于数学教学中,数学学习结果不过是一组数字,一个公式亦或一条数学规律,学习过程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似乎比结果更为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合作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生成的一般过程,而且有助于让其在合作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求教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把握学生探究过程,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让合作学习更具价值。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以合作学习法为指导,并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首先,教师应以观察轴对称图形作为导入,让学生在观察中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有效思考。之后,采取开放性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由结为不同的小组,依据教材中的提示,剪轴对称图形,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认识对称轴。最后每组学生可以自由分工,再现实验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得到长方形、正方行和圆各有几条对称轴。进而,在学生初步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精讲,并通过问题引导,巩固学生的认知,让新知识得以深入人心。最后,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重点知识,适当的情况下通过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此一来,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三、互动式评价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效的评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展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以教师的灌输式为主,学生缺乏对评价过程的参与,积极性也大打折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合作学习理念为指导,将其贯穿于教学评价环节,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使数学课堂再现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上数学课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述必要的教材内容外,还应在教学评价上下足功夫。一方面,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评价理念和方法,以合作学习理念为指导,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评、自我评价三个角度对学生展开适当的评价,比如,在生生互评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势,让学生担任“小老师”的角色,在课堂上点评作业,在点评过程中增强对作业理解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应在课下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真正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关心上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自主克服对数学学习的畏难心理,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注重合作教学的深度和宽度,事关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和高效课堂的构建,面临复杂的教学形势,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本着为学生负责、为课堂负责的教学使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既要注重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而以正确的方法服务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婷.探究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3):169-170.
[2]傅海平.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探究[J].新智慧,2021(03):59-60.
[3]曹玮.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1(0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