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 赵海生
[导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小
        赵海生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下雄乡小学  6260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读写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小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提升
        书籍是支撑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阶梯,而人类想要从书籍上获得发展进步的力量,就必须要学会如何阅读。小学语文阶段恰好是打好阅读基础的一个关键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外,还应当积极主动的对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不足。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上,因此在教学之时习惯以说教式灌输加题海训练的方式来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而这种方式,看似对小学生的成绩提升有益,但是却很容易消磨掉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对后期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不利。其次,部分教师习惯在课堂教学之时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小学生阅读理解课文,但是由于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不合适而未能达到预期的引导效果。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死板、机械,答案大多为是或不是,无论学生答或不答都不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进展,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同样难以引导小学生深入的去阅读理解课文。最后,教师不注重小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这对于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是不利的。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想要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让小学生对课文阅读感兴趣,这样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而想要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教师除了在设计教学方案之前做好学情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兴趣点来设计课堂教学方案之外,还应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将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更加能够吸引小学生的趣味性教学方式引入到阅读教学当中。
        1.情境教学
        教师通过创设生动逼真或者是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迅速吸引小学生的关注,让其将心神转移至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并在该情境当中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以及文中所要传达的某些感情,这对于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极为有益的。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去网络上搜索相关的动画视频,然后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整个童话故事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迅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其在欣赏动画视频的过程中理清故事情节,感受“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然后教师稍加点拨就能让小学生明白文章所传递的情感,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游戏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将其引入到阅读教学当中,对于天生就喜欢游戏的小学生来说,这种方式能够极快的抓住他们的目光,激发其阅读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青蛙卖泥塘》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小学生分组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故事中的青蛙、老牛、小鸟等角色,同时还要有一名小学生负责旁白,将故事内容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好的理解故事情节,而且还能在表演过程中对各个角色的特点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些都为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条件。

当然,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教师可以提前将角色扮演任务布置下去,组织小学生提前排演,为了获得更好的排演效果,小学生会认真研读课文,这也为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引导小学生有针对性的去阅读课文,这对于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保证提出的问题难易适度,不能是浮于表面的无效问题,也不能是过度隐晦超出小学生理解和探寻能力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学情调查工作,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独立思考、探究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了解,找到其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提出难易适度,且具有有效引导性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来设计问题,这样不仅容易激发其探寻问题答案的兴趣,同时还能调动其以往的生活经验和体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的内涵。
        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为了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深沉厚重的父爱之情,教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让小学生思考“你印象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他做过哪些让你很感动的事儿?”借助这样的问题引导将小学生的情绪引发出来后,再让其思考“课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让他不顾危险且坚持不懈地在地震废墟中挖了三十多个小时呢?面对他人的劝告和阻挠,父亲又是怎么做的呢?”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父亲的形象在小学生心中会越加完整,同时小学生也能很好的体悟到文中所要表达的深沉伟大而挚烈的父爱。
        (三)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这对其阅读理解水平的提升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这就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而想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指导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具体而言,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词汇、语句甚至是段落,这对其快速理解文章能够起到很好的帮助;教师还应指导小学生如何由表及里的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包括如何通过关键词句来抓住课文的主旨和内涵,如何通过课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来体会文中所传达的感情等。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小学生掌握精读、速读、略读等的方法,并且让其掌握在何种情况下应当采用何种阅读方法,这对其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是极为有益的。
        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也应采用恰当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比如,培养小学生查找工具书的习惯,指导其在阅读过程中将一些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勾画出来,通过查找工具书理解其意思;培养小学生通过网络或者是其它途径查找文章和作者背景资料的习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以及读书动笔的习惯,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不理解的点勾画出来,并且将阅读时的理解、感悟等记录下来,这样的阅读习惯还能帮助其更好的积累素材,对其写作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之时应当注意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应在小学语文阅读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问题,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方法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当然,教师还应不断通过自主学习、参加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且积极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等活动,这对其探索更多能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文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6):94-96.
        [2]朱自强.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阅读”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3):10-15.
        [3].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33(12):89-129.
        [4]高先丽,李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内涵、特点与策略[J].教学研究,2019,42(02):107-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