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璟
浙江省天台县实验中学317200
摘要:语文作为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其中语文阅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名著汇集了伟大人物智慧的结晶与全球文学史的精华,具有深厚的人文气息与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初中阶段实施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初中生自主获取文章信息,从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阅读名著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本文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意义出发,提出有效的实践措施,旨在为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课堂也增强了阅读教学,为了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经典的名著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也是一个时代素养的真实反映。阅读名著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人生,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现阶段初中生阅读名著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的用心去阅读并且感悟名著的精髓。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名著阅读,成为了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重点探究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意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与修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借助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文化与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感,促进学生对今后知识的学习。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语文教材,极大限度的制约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1]。但是通过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多种题材的名著阅读,有助于学生吸收优秀文化的精髓,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与实践策略
(一)尊重初中学生个性化发展规律
初中生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其性格特征、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都影响着学生的个体感受,因此,针对同一本名著,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领悟。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引导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探索自己的感受。在阅读名著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思考,从而培养初中生阅读整本名著的能力。教师首先要为学生介绍名著的作者以及当时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名著内容有初步的认识,鼓励学生阅读名著并且分析其中的人物[2]。教师要针对学生分析的结果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特定的段落,探究作者对文章人物赋予的情感,从而升华文章主题。
(二)激发阅读兴趣与培养阅读习惯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顺利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首先,初中生的知识积累不丰富,无法充分的认识与理解文学名著,因此,教师要借用经典作品的权威地位与名人对名著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名著中的经典片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的共鸣点,指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由名著改编的影视片段,更加直观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名著阅读是漫长的过程,学生要保持一颗持久的心态。现阶段初中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课余时间较少,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阅读时间与进度的规划,有计划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习惯[3]。名著阅读是学生阅读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名著课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促进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并且为学生安排固定的阅读课,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不是单纯的阅读名著,教师还要在名著阅读课前设置围绕故事情节的问题,给予学生时间进行文章阅读,并且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得出答案,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成果。
(三)实行小组共读课外名著的导读模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比较单调,主要是以书写读书笔记的形式教学,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分享阅读感悟,也就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名著阅读,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阅读计划,互相监督阅读进度,分享阅读成果,从而以集体的力量促进个体阅读的进步。教师可以不定期举办如名著优美片段朗诵会、主题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阅读心得分享交流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挖掘名著核心价值
语文阅读教学是对文章内容深入理解的过程,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鉴赏名著,促进学生掌握名著的核心价值。例如,针对《西游记》这部众所周知的名著,很多学生已经在电视或者是书籍中了解到关于《西游记》的知识,教师的教学任务则是帮助学生感知文章,梳理故事情节,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提问题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感受,结合故事情节,与学生共同分析孙悟空、猪八戒等故事人物性格,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孙悟空有着嫉恶如仇,积极上进的性格。教师要根据《西游记》整体的故事情节,促进学生掌握故事人物的性格,从而充分的理解《西游记》的核心意义,也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其他名著知识[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典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想要提升初中生对经典名著内涵的认识,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符合初中生个性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名著核心意义,使得学生充分掌握文章内涵与创作背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志堂.“部编本”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5):59.
[2]陈凤英.回归经典名著,激发个性阅读——“部编本”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8(12):92.
[3]黄荣梅.读出趣味 读出深度——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1(13):16-17.
[4]孟志刚.为名著阅读插上翱翔的翅膀——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1(3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