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亭亭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第九中学 266700
摘要:高中物理知识难度较高,教师指导学生高效预习,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为了让学生高效预习,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并传授学生预习的方法,才会让学生在提高预习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中物理;预习能力;培养
前言:
预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还可以不断促进学生总结、分析等能力,使学生在提高学习水平的同时,取得更优秀的物理考试成绩。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思路、过程等加以详细的指导,才会让学生高效的预习,并不断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一、强化学生的预习思路
预习是学生深入理解和接受物理新知识的关键所在,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提前去预习物理教学内容,还要对学生的预习过程加以干扰,让学生清清楚楚预习,绥清预习思路,才会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掌握物理新知识,并完善知识体系。同时,强化学生的预习思路,还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盲目预习的现象,使学生的预习效率有效提高。为了让学生可以思路清晰去预习新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列预习大纲。即将物理新知识有条理分成若干个组成部分,然后,再让学生去细致自学每一部分所包含物理知识。并且,在列出大纲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物理课程中的知识点。对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提高知识掌握率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比如,学生在对《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这部分物理知识进行预习时,教师直接让学生去阅读教材,就容易令学生形成思路混乱、知识点理解程度薄弱的情况。指导学生列预习大纲,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将此部分知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生活中的加速度现象,及“加速度”的概念;第二部分是理解加速度、匀变速运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第三部分析生活中关于加速度的实例,深入领会变化率的概念是什么?怎样表达;第四部分是总结全部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和难点、重点知识。然后,再指导学生按照每个部分的顺序去细致学习和分析。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记录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理解的知识和问题。通过这种方式的预习,会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可以打好坚实的深入学习基础。另外,通过提炼知识点和学生不理解的知识、问题,还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就会着重去学习和分析,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导学生做好批注
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才会使预习效果得到更好提高。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有明确的预习思路,还注重引导学生详细化预习内容。比如,物理知识中,涉及到的公式、概念等知识,其中还包含一些知识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此加以批注。这样就会使学生在重复观看预习笔记时,可以更加快速的理解,有效强化学生的记忆。
并且,通过这个步骤,也可以帮助学生去梳理物理知识,既包括以前学习过的物理知识,也包括预习中的新知识,对于强化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都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单独准备预习笔记。将所预习的知识,系统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并且,要让学生对每一节课的预习,都按照教师指导的,列预习大纲的方式,去预习每节课的内容。同时,做好批注。当教师对整个单元的知识教学完成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去回顾预习笔记,既是复习,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未意识到的、掌握不牢固的物理知识,进行及时的补习,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并促进其学习能力提高。比如,在“动能和动能定理”物理知识中,动能的表达公式:Ek=m2,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其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加以批注。当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学生再去学习时,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灵活去运用。学生通过在预习过程中,对物理知识加以批注,不仅会让学生的预习能力得以提高,还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步得到发展。
三、提炼重难点知识
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时,更加高效掌握物理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预习和学习能力。学生由于还并未对物理知识进行正式的学习,所以难免会遇到不理解的知识。通常这些知识都是物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此种现象,教师要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然后,让学生先以自己的水平,去尽量解决。当学生尽努力仍不能理解后,教师再让学生将其记录在预习大纲的最后位置。并且,要让学生详细标明具体哪个部分的知识点是不能够理解的,要让学生加以记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效提炼出物理知识点,并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另外,教师还要在授课后,让学生去重新审视自己课前预习时,所记录的重点、难点、及不理解的知识,确认自己是否充分理解了。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对物理知识听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比如,在“弹力”这部分知识的预习中,当学生提炼出“弹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的重点知识,在课堂教学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去回顾这部分知识,让学生去思考自己是否对这部分知识完全掌握了,弹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分别是什么?就会使学生更加扎实掌握这部分知识,并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在通过课堂学习后,要去对自己的预习过程加以总结。检验一下,整个预习过程中,自己所预习的内容,是否与教师讲授的知识相同,有哪些差异,和遗漏的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添加到笔记本上面。当学生以后复习时,就会更加方便,并有效促进学习质量和预习能力提高。
总结: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做好预习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去积极预习,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详细的预习,使学生在课前对所要学习物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就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才可以帮助学生高效预习,并有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尚义.高中物理课前预习现状与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2020(49):129-130.
[2]颜敏.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预习的辅导分析[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20(1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