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丽文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上渡街道新商学校 4176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在逐渐被淘汰,在新教育理念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近年教学的热门话题。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其为了更好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在如今的小学教育中质量监测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立足质量监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质量监测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前言
目前,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探索阶段,新教育体系,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成为教学者广泛关注研究的教育内容。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其根本是传授、接受到内化的一个教学过程,其将知识内化的过程就是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达成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创新,应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基础,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地位为核心,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基于新教改的改革,目前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的新宠儿,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思维方法、解题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以及满足自身未来发展的适应和学习能力,这种系统综合的学习能力统称为核心素养能力。核心素养注重的是学生综合性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从数学思维、推理思维、想象思维、创新思维、运算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几方面进行全面培养,以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立足质量监测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新教育改革,指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指出学生应在课堂学习中对学习有主观性的明确认识,有明确性的学习目标,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而在实际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就需要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而新教改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都是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满足了学生心理需求,也为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同时小学数学课堂课设的价值,其不仅仅是为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在质量监测视域下,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尤为必要的。
三.质量监测下如何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
依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我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孟子告诫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在进行学习时,对学习的课本和教材要持有质疑的意识。对知识有质疑意识,是创新知识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时,教师应将教学活动立足在数学课本教材中,通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也是核心素养发展的本质所在。
小学生年龄小,对未知事物总是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在学习时,学生总会产生各种疑问,经常会问:“为什么?”这是学生质疑、创新的意识,所以在进行教学数学活动时,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有意识去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要允许在教学中有质疑的声音,也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发问,让学生针对数学内容畅所欲言,多发表自己观点,从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将基础思路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如数学问题:三年级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旅游,共42人参加,一辆大车可载8人,一辆需要60元,一辆小车可载4人,一辆需要40元,怎样租车最划算,实际需要多少元?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多进行尝试,从而找到多种解题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创建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立足质量监测的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应注重学生知识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机械式的教学形式,可通过教学情境的建设,让学生深刻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生活的学习情境,或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建真实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结合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合到教学中,如在学习时间、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数学内容时,为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理解,教师可将钟表,长度测量工具或称重工具带入课堂,选取教学中可操作的工具,让学生动手进行尝试,以增强学生对估量长度和重量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在课堂中建立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达到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目的。
体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施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创新能力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如果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只依靠记公式,背概念的形式进行学习,不仅会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降低学习效果,而学生创新意识、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用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去体验学习,通过动手,刺激学生感官和脑部神经发育。如解决数学问题:队列排队,小明前面有7人,后面有4人,那小明排第几?从质量监测角度来说,此问题考察的是学生推理和计算能力,如果只依靠计算,学生理解会存在障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依据题意模拟站队,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从而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立足质量监测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在生活化学习情境下,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促使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建坤.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分析[J].启迪与智慧(中),2021(05):40.
[2]李伦.立足质量监测 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8(A2):72-73.
[3]赵贵荣.立足核心素养,提升教育质量——农村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9):69.
本文系2020年度娄底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质量监测数据的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JK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