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伟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七中学 276600
【摘要】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在物理教学中,一些教学细节对物理实验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有着很深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实验的研究,通过正确使用实验器械、物理实验的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合理选择实现器械、将实验方案优化与改进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提升物理实验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细节;助力
【引言】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课堂中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更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为了省时间、图便利,因此,在教学时,将一些实验利用视频或PPT给替代,并没有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原理的理解,没有优化实验方案以及课外实验的扩展,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不理解,对实验现象没有概念。因此,作为教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演示。
一、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物理实验仪器有很多,其中主要涉及的有:平面镜、凸透镜、酒精灯、电流表、天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等,在物理课程教材中,明确指出学生对基本实验仪器必须熟练掌握,这样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教学时,由于学生在实验时,因为一些实验细节的不理解,导致实现器械使用时出现问题,导致学生实验出现误差,对教材的理论更不理解。
例如,在进行“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教师将一些细节与学生讲清楚,首先,需要将天平放在水平面上,其次将天平归零,将游码放到刻度尺的零度刻度线上,随后调节平和螺母,将指针调到分度盘中线。将细节做好,保证在实验时,不会出现实验偏差。学生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告诫学生,不要将砝码随意的置放,提升学生操作意识。在实际操作中,首先需要先将与测量物体相近的砝码放进优右盘,随后依次减少砝码的添加。大多数学生在都认为,只要随后两遍托盘达到平衡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添加的顺序。因此教师需要从多个层面对该操作的细节进行解释,由于托盘天平的砝码数量有限,因此,在操作时需要先大后小,的方式,控制两边的平衡。物理教师需要从实验误差的角度来阐述,而砝码盒中的大小砝码其实际质量依旧存在误差。
实验表明,在使用实验仪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对其中的细节进行理解,使学生可以闻一知十,使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基本实验器材的方式,最后达到提升实验器材操作技能的教学目标。
二、对实验原理与方法进行深刻的理解
实验教学时,部分物理教师更重视实验的步骤,更是希望学生按照书上的步骤机械的重复,学生也只能被迫实验,但是并不能理解实验操作的内容。学生对于实验的操作原理与方法的可行性,没有理解与思考,如果不能保证实验的可行性,实验的操作内容容易发生偏离,实验结论也值得商讨与推敲。
例如,在进行“光的反射”实验教学时,教室可以预备出实验器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教师可以利用照相机给窗外的景色拍照,然后让学生观察取景框的像有哪些特点,还可以打开投影仪,将投影仪上面的平面镜扣去,观察画面的正倒、大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书本上的知识,并让学生观察与平时看到的有什么区别。教师可以提问,三个都是凸面镜,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三个有什么特点。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边讲边思考: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光通过凸透镜会聚后,在凸透镜另一侧会聚,用光屏能够接到,因此叫实像,物与实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光通过凸透镜后没有会聚到一点,而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一点,因此是虚像,我们感到光是从放置物体那一侧发出的,所以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实践表明,后续试验的重要保证是理解实验的原理以及实验方法,想让学生真正的在实验中探究到,必须要让学生理解物理实验的真正原理与方法。
三、选择合理的实验器材,以求实现实验的圆满成功
选好实验器材,是实现物理实验的重要因素。在实验之前,选择适合的器材实验,并在实验后,通过现象对实验器材进行改进。通过实验器材的细节处理,可以获得真实的实验现象、实验理论,帮助学生提升科学思考的能力,提升物理学科的素养。
例如,在开展“测量电功率”实验时,教师可以准备三节干电池作为电源、2.5v与3.8v的小灯泡、开关、灯座与学生用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以及若干根导线。一共24组器材,可以将2.5V的分成12组,3.8V的分出12组。随后学生思考,要用什么样的滑动变阻器才能保证实验成功,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会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以及实际功率,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四、将实验教学方案充分地进行改进与优化
实验教学的目的裕教学方案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初中物理教材中,举的例子与方案都是非常优秀的方案。但是实验方案并不是很完美,有一定的缺陷,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时,物理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实验进行大胆的优化与完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的知识与实验能力可以举一反三,促进学生物理的综合能力提升。
例如,在进行“摩擦力”实验时,传统的实验方法都是通过拖动木块,并进行直线运动,但是控制木块匀速运动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学生对实验进行了优化与改进,让小车从光滑的平面上滑下去,并记录现象;在光滑的平面上放一块布或者磨砂纸,将小车继续滑下去,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其中的现象,实验操作水平降低。初中物理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学生的思考,什么是最大的静摩擦力,以此提升实验的操作性、创新性,并提升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需要落实核心素养教学,并重视实验教学中细节;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在教学时需要想任何办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对实验原理与方法进行深刻的理解、选择合理的实验器材、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与完善”,对实验细节进行讨论与研究,以提升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并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素萍.关注教学细节助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5):62-63.
[2]和玉华.借多媒体技术,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
[3]时茂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对策探讨[J].天津教育,2020(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