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级数学情境课堂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陈天烽
[导读]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无论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还是逻辑
        陈天烽  江苏南通启东市向阳小学   226200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无论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还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发育,都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针对极具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学习,学生常常会出现“一头雾水”、理不清思路的情况,因而无形中产生数学学习的压力,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畏惧、抵触心理。而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情境创设为主要方法,以教学策略探究为重要目的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广大教育教学者带来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情境课堂
前言:
        在现阶段教育中,情境教学法作为一项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在哪一学科、哪一学年的教学中,都能够大放异彩。因此,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为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后续的数学学习,打消学生数学学习的额抵触心理,则需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智慧,通过创新课堂活动、优化教学流程以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
        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学,知识的学习都不是通过教师的不断说教来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对学生充分引导,通过设问、提问等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积极的进行思考来完成的。小学低年级教师的主要任务并非对学生传授多少数学知识,而是应该在这一时期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培养学生聆听问题、解决问题耳朵能力。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程时,教师即可根据本节课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积极问答活动,使学生自然而然融入到数学课堂氛围中。具体展开方法如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图片,而后进行提问:“同学们,如果按照这些图形进行分类,以上图形可以分为几类呢?”,学生答:“三类!”。教师继续提问:“非常好,老师也是把这些图形分成了三类,那么你们是怎样划分的呢?”,学生答:“三条边的划分为一类,四条边的划分为一类,五条边的划分为一类!”。教师继续提问:“非常好!那么请大家继续观察,在四条边图形这一类中,大家都认识哪些图形呀?”,学生答:“正方形和长方形!,还有一个不认识!”,而后教师即可针对平行四边形概念进行讲解:“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这种特殊的四边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充分和学生进行互动,还可以通过启迪学生思考引出教学内容,可谓“事半功倍”。


        一、创设生活情境
        如何才能帮助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呢?答案很简单,既然知识是抽象的,学生思维的具象的,那么在学生思维基础上,将数学知识变为具象的即可。在这一知识由抽象变具象的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功不可没”。也就是说,若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的更加具象、更加方便学生的理解、学习,则需教师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比如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产生“生活”、“日常”之感,从而更好的对知识加以吸收、理解、内化。
        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这一课程时,教师即可借助以往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创设一定生活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等方向。具体展开方式如下: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副学校平面图,请学生和老师一起更加深入的了解学校的布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说出学校教学楼的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方向分别是什么建筑。而后,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使学生初步掌握何为东北、西北、东南等方向,如:“图书馆在教学楼的东北方向”、“餐厅在教学楼的西北方向”、“体育馆在教学楼的东南方向”等,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展示,生活化语言的描述,学生便可初步掌握这些方向的基本概念。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不同参照物,指出不同建筑物方向,即可达到教学目标。
        三、创设游戏情境
        在小学低年级学习阶段,学生尚处于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爱玩、贪玩是学生的一大天性,也正是由于这一天性,学生常常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则需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爱玩、贪玩这一天性,将数学知识融入到课堂游戏中,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在进行课堂游戏的同时习得相应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我们身上的“尺”》这一课程时,教师即可创设相应游戏情境,在掌握“厘米”、“分米”“米”等概念后,即可引导学生进行“量一量”游戏,请同桌之间用智直尺、卷尺的工具,为同桌测量手掌的长度、胳膊的长度、腿的长度、身高的长度等,看看哪一组同桌可以量的又快又准。如此一来,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学生便可在活动参与中获得数学知识的学习。
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意识的不断提升、教育理念的不断改善、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教育水平终于得以有效提升。在这一过程中,经过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实践、检验,许多极具新鲜性、高效性的教育方法出现在日常教学中。在众多教学方法中,如果非要选出一项最受大家喜爱的方法,那便是情景教学法。相信在情境教学法的施行下,学生数学水平定能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明玲.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策略初探[J].读与写,2021,18(4):162.
[2]顾烨烨.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21(7):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