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徐太朋
[导读]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
        徐太朋

        广东省湛江市太平中心小学岭头校区  广东 湛江 524084

         【摘要】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地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培养,以此来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效果。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力,从而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教学方法;高效教学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发挥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基础。然而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课堂氛围异常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缺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对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新课标要求,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借提问之机,鼓励主动探究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有效的问题,除了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学生问题意识之外,还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探索数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分析、探索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摒弃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把问题教学作为课堂活动开展的主要手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就会高效起来。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这一知识点时,课堂导入环节,为了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我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国庆节,超市、商场都会做一些促销活动,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他们是怎样促销的呢?”很快就有学生说打折、优惠券、满减等,于是我就问:“如果一个超市在国庆期间的活动是打七折,这个该怎么理解呢?如果一个手机原价是2600元,打8折之后又是多少钱呢?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呢?”这样的场景,这样的产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生立马投入到动脑思考、动手计算中,引导学生理解折扣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推理出数量关系式“原价×折扣%=实际售价”。如此一来,借助提问手段,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借媒体之势,强化知识理解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以“粉笔+黑板”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单调、枯燥的模式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不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而如果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优势开展数学教学,则能将抽象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便能使学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有多角度的认识,这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部分知识时,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在理解“圆柱是由一个长方形的面旋转得到的”这个概念是难度较大,对此,我就借助多媒体动画的功能为学生播放了这一旋转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一过程的发生;接着,我又借助多媒体生动、具象化的优势,给学生展示了把一个长方形纸盒展开,再将其卷起来形成一个圆柱形的过程;用学生熟悉的物体进行教学,一方面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快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后,为了帮助学生把思维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我引导学生亲自拿一张长方形纸动手操作试试。如此一来,不仅能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使数学学习生动有趣,还能借助媒体的优势快速吸引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媒体的直观展示下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便于学生从具体化出发更深入探究抽象的数学知识,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借合作之美,提高教学效果
        合作是一种美德,更是助力人们成功的重要途径。合作与数学学习的有效融合,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还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新课改也强调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探究中,深刻掌握数学知识,锻炼其思维能力、感悟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从而为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授“圆锥”这部分知识时,我按照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等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并让他们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圆锥体?圆锥的高在哪里?如何测量圆锥的高?圆锥展开后是什么形状?”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给了学生更多地学习探究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对数学知识有更多层面、更深入地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如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适时地加入他们的讨论过程中,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到圆锥的高,从中探讨圆锥高的测量方法。接着,我还会根据情况鼓励每个学生都去实践操作“将一个三角形纸片绕着一个直角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圆锥有哪些特征”等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其思维发生碰撞,优势互补,都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与组员的交流碰撞中深刻掌握知识,获得全方面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尊重差异和直观生动的原则,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吴亮亮.基于效果优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6):89-90.
        [2]郭凤英.新课标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路径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7):134-135.
        [3]钱定娟.论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