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颜小阳
[导读]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
        颜小阳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前埔小学 邮编:362261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数学学习效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去解决日常生活当中一些问题。所以笔者接下来将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展开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的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
一、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有针对性地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意义,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在整个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计算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小学数学的考试过程当中计算所占据的比例也比较高,所以说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核心内容。在数学教材和数学测验当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计算的影子,除此之外在应用题和一些逻辑性数学题当中计算也是一项考察的重点。因此,计算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效果。
        (2)计算能力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当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能力会存在于人们的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形成优秀的计算能力,那么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过程当中会感到困难重重。所以说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绿豆粉了解一定要在充分地了解计算能力的重要价值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且高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且全面地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四种不同的情绪,这四种情绪分别为畏难、焦虑、好奇和兴趣,其中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笔者在调查当中发现很多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比较差,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没有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甚至由于他们不了解数学,会导致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严重的抗拒心理和厌学心理。除了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数学教师没有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依然采用传统的说教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只会机械地套用公式进行运算,不懂得运算的原理,也不了解数学学习的规律,这样的十分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地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等,为学生积极地创设有趣的数学教学情境以此,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来自数学学习的快乐,最终有效的激起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地为学生构建“电话聊天”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问题,“同学们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年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可是有一些亲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回家团聚。这个时候你们会选择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远在他乡的亲人去联系呢?”有的学会会说用微信视频聊天,有的学生说用QQ进行联系,还有的学生说打电话聊天。这一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十分紧密地联系,所以能够迅速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接下来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两个小动画,动画的大致内容为桃桃和皮皮在过年的期间分别打了一通电话,桃桃打的电话是国内长途每分钟的费用为0.4元,这通电话共计花了7.6元,而皮皮打的是国际长途每分钟的费用为7.5元,这通电话一共消费了60元,请问同学们皮皮和桃桃谁通话的时间更长呢?
(二)从数学的文化感染力出发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由于数学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所以导致很多小学生都认为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比较困难,但实际上数学也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文化与哲理。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从数学这门课程的文化感染率出发,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真正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以此使学生的数学计算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例如,图形的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当中一个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学习的难点,如果教师只是选择将面积计算的公式告知学生,让学生生搬硬套,那么只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直线降低。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从数学知识点的文化感染力入手,为学生讲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巴赫姆的人,他想要买属于自己的地皮,卖家向巴赫姆提出的要求是,如果想要买得那么你必须先支付1000块钱,并对他说:“第二天等太阳升起的时候你就可以从草原的任意一个点出发行走,如果在太阳落下到的时候,你能够走到自己出发的起点,那么你这一天所走路线围住的土地都可以归你,如果做不到那么这1000块钱将无法退还。”巴赫姆听到之后觉得卖家的要求太简单了,于是没有规划,第2天就盲目的出发了,他首先从一个任意的点出发,走直线大约走了10公里之后,他向左转90度直行,接着又向左转了90度走了2公里。这个时候他发现天很快就要黑了,巴赫姆此时一共走了24.7公里,巴赫姆十分的着急于是改变了自己的走向,开始向起点一路狂奔,一共跑了大约15公里巴赫姆才回到了自己的出发点,终于在日落的时候赶到了,可是巴赫姆这个时候已经累到虚脱,倒在了起点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利用至于有趣的故事,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故事当中的巴赫姆走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形状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巴赫姆走一个什么样的形状,才会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呢。最后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暗示和点拨,学生很快就能够发现周长相等的平行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这一数学规律。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使学生轻松、快速的学习数学知识点和数学内容,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三)使学生及时改错的好习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他们在计算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当学生出现错误之后,教师不应当只是一味地指责学生,而是具体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比如说有的学生出错是因为粗心大意没有看清楚计算的符号,或者是计算步骤出错,有的同学犯错是因为没有去审题,还有的同学出错是因为学习方式存在问题,对于数学的概念和原理也没有完全的理解,所以导致在计算的过程当中没有一个正确的计算思维和计算思路。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发现学生出错之后,一定要仔细的去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不断的改正自身的缺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与发展。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具有足够的耐心,有的小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而且这个犯错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暴力的指责学生,很容易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丧失学习的自信。
总结:
        总而言之,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意义,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和计算的积极性,循序渐进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强.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2020,(1):26-27.
[2]刘娇.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J].南北桥,2020,(11):102.
[3]吴国玲.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5):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