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张 梅
[导读]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
       张  梅
       安徽省六安市城北第二小学,237496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效果将会对他们升入初中、高中甚至步入社会后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那么如何才能将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充分利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呢?
一、准确把握数学教学本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即“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正确理解数学的本质对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1.立足教材,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构建
       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首先取决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施教者首先必须熟悉所教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不管使用“再好”的教学方法,不钻研教材,也只是绣花枕头,华而不实吗。要细读数学教材,像语文老师一样“啃书”,会读、会诵、会理解、会计算、会画图、会讲解,如此这番才能深入解读教材,灵活运用教材,轻松的驾驭教材,才能让学生很容易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2.注重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
       数学学科最基本的概念具有本质性、概括性,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导航器,而循序渐进的引导是开启学生思维活动的金钥匙。如对一年级学生教学自然数的概念时要通过“数数”活动,而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在幼儿园已有“数数”的经验了,忽视对“数数”的教学。实际上,学前儿童的“数数”还大多停留在念歌谣的层面上,对数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数数”的过程,学生对数的理解是不深刻的。因此,我教学这节课时,先设计“数数”这一数学活动,充分挖掘“数数”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多样式”的数数。如通过一个一个地数,让学生知道某个集合的数量;通过2个2个或5个5个地数,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通过数列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特征,发现自然数列的内在规律。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精彩纷呈的空间,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实现有效教学。
       1.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学习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智力开发的动力源泉,有趣的数学活动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比如在教学一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内容时,可以安排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另外一部分学生扮演买东西的顾客,一方面让他们从一买一卖中得到乐趣,另一方面也让他们通过实实在在的交易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要求我们“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仅能够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示,还能扩充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到“角的度量”相关内容时,我没有让学生通过在课本中画角来认识角,而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角进行了动态的展示,让学生在角度数大小和边长长短的不断变化中了解角的特点。我为同学们展示了两个角度相同,但边长不同的角,让他们说一说那个角更大,学生们在边长的影响下,都认为边长较长的角角度较大,此时我通过操作计算机,使两个角重合,这时学生会发现,两个角的角度大小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直观的演示,学生们对影响角度大小的因素快速理解了,同时也节省了我在黑板上画图的时间,课堂中的45分钟获得了充分利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也提高了。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保障。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的去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1.理解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我们不能体察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讲话会怎么样呢?即使我们解释过了,也只能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一个个概念化的模糊的答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能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的人,才能真正的成为教师”,只有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课堂上才会有真正的民主,教师的教学流程才能够得以顺利地实施,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使学习变得轻松且有效,从而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2.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但要能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教师必须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对他们必须要多鼓励,从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及时帮助他们弥补数学知识上的不足,使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胜任感,才能产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一些亲切的眼神、轻微的动作、和善的态度、热情的赞扬等方式来缩短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要想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要研究的方面还有很多很多,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以具体的教学理论为指导,经过自己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的总结领悟,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真正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努力地打造更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欧喜生,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186.
       [2]张晓慧,新课标背景下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探究[J],学周刊,2015,21:143.
       [3]陈君强,试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措施[j]教育界,2020,12:53-54.
       [4]张明宏,小学数学单元知识讲评教学模式研究——以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0,2:14-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