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峥
浦江县南苑小学 浙江 金华 322200
摘要:深度学习其实就是以学生的需求为重点,以学习为主体,重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潜力的挖掘,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原来的知识基础上挖掘新的知识,再把旧知识运用到新知识上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旧知识的支撑下,挖掘新的问题并且进行分析思考,找出解决的方法,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本文针对运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数学这门课抽象性和灵活性较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过去的教学中,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的进度上,一味的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学生的思考机会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师一般选用的教学方法是把知识直接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小学数学课堂的提升效率并不明显,我们如何展开深度学习呢?这也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一、根据教学情况,实施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和过去的教学形式有很大区别,它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教”,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一点,要重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在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中,明确强调重视“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景,进行数学教学,在设计教学方式时要和生活密切相关,进而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数学知识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得出的,并且是为生活所服务的[1];比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三角形设计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再针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那些事物是三角形的,并且运用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同时促进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应用的意识,并且使学生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挖掘新的知识以及学习新知识;二需要重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拓展自身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并且对重点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思维情况,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保证学生可以突破自己的思维;比如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数学活动,比如在学《百分数的应用》数学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一台电视机,原价比现价少百分之20,现价是是2000,问原价是多少钱?”在教师的引导中学生不但算出正确的答案,还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二、创设拓展性课堂问题,强化学生发散思维培养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方式,在课堂上提问互动的次数很少,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深度学习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在当前阶段,数学教师要考虑到新课改的相应要求,利用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在提问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计划和学习的内容,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出具有一定延伸性,拓展性的问题,利用具体的问题促使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效的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促使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升;例如在学习“认识小数”这部分数学知识时,在进行互动环节之前,数学教师要先设计好数学问题,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整数的知识了,对整数知识有了相应的了解,然而这个整数并能表示所有的数,你们了解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引起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之后教师接着提出提问:“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有关不够整数的表示方式,就是小数,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当教师在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在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同时,教师对学生讲解小数的概念,并且分析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进而促使小学生理解小数知识,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小学数学教师也要积极主动的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引进一些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数学教师需要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在过去的教学方法上,创新教学方法,并且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改的创新理念,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不但遵守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还可以提升小学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数学技巧的掌握能力;在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进而有效的开展深度学习;在开展小组讨论之前,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分配小组成员,可以使小组成员的能力相当[2];之后教师也要跟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延伸性,拓展性的问题,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提升讨论的兴趣,在具体的实施中,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开展“认识分数”这一部分讨论活动时,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对相关的问题思路和观点在小组内表达出来,学生也要将解题的思路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促进数学课堂的知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进行分享,进而促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更大程度上体现深度学习的意义;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案例与分数先关的分数知识,还要对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和常识进行思考,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相应的模型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学生针对小数进行讨论和探索,以此来促进学生加深理解,提升分数知识的认知;小组讨论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灵活,实现深度学习的效果。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方案的应用情况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补充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缺点,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促使学生能力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情况,创建符合学生深度学习的环境,进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玉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J].考试周刊,2021(31):69-70.
[2]李娇娇.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主要维度与实施措施[J].读写算,2021(10):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