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公胜
安徽省铜陵市北京路小学 安徽省铜陵市 244100
摘要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对数学教师教学中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师教学中的一种挑战。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是指让学生运用观察和分析等不同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展开逻辑思维,同时包括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白,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更加适合提升思维逻辑能力。
一、采用提问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的思考问题,本身就是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的质量非常的关键和重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连续提问的方式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加深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进而逐渐的深入发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单元时,在认识课本中的图形之后,教师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图形,那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学过的图形呢?”等到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进行提问:“除了课本中学到的图形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其他的图形吗?将知道的图形画出来。”等到学生在完成这个环节之后,教师再进行提问:“现在学习的图形都是单独的,可不可以将图形组合起来变成另外一个熟悉的图形呢?”这个问题的提问使得学生进一步增加了思考的深度,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学生还会用动手实践的方式去研究问题,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终使得学生的思维逻辑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利用数学模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模型进行授课,数学模型具有直观具体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轻松地额掌握数学知识。这样的数学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用更短的时间去解答数学问题,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灵敏性。
例如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可能性”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制造一些数学模型,比如数学教师在纸上写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将每一个小纸条都放进盒子里,再由教师进行抽取,一共抽取5名学生,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大,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说出班级的总人数是40人,那么我们每一个人抽到的概率从应该是八分之一,这时教师利用数学模型不断地提高难度:如果教师将抽出的纸条还放到原来的盒子中,那么第二次和第三次抽到同一位学生的概率有多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和交流,并从实际的教学中利用数学模型开展抽纸条的活动,一边抽一般让学生记录结果,最后再让学生计算出统计的结果,之后和自己的思考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意识,提升学生的罗辑思维的灵敏性。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大大的提升了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因为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有着很多的优势,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播放视频和图片以及音频等,有着具体生动形象的特点,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其优势进行数学的辅助教学,尤其是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而言有着很大的教学优势。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和动画等来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得数学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简单,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动画,视频动画中小猪佩奇去超市买东西:他买了四个面包,面包的价格是7元,还买了一个披萨,价格为39,两根香肠每根的价格为2元,这是教师可以按下暂停键,让学生计算出小猪佩奇一共应该支付多少钱,学生结合多媒体动画中显示的信息进行计算,进而锻炼学生得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
四、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数学公式或者几何图形的讲解,都是使用说教或者手写板书的方式,这会让课堂的学习变得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下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难以提升。为了改善这种问题,数学教师应该采取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授课,进而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对称”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明白对称的定义,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亲手自作对称的图形,并对这些图形的特点进行研究和总结,之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渗透平移或者旋转的概念,这样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图像可以自行的研究,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变的更加主动,并且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变的活跃,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能力,同时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再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这部分的内容时,因为是立体的图形,学生学习有一点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本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剪裁这些图形,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想法进行制作,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提升[3]。
结束语
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要求,数学教师应该注重有意识的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取用体温、建模、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实践活动等多中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兰.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1(15):28-29.
[2]赵君霞.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1(18):39-40.
[3]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