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赵锦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255100
摘要:最新版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将教材内容当做教学依据,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长规律设计科学的导入教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科学的导入环节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引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很强的科目,且数学的教学内容非常枯燥,导致很多学生提起数学时都会望而生畏。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中既有小学数学的体验感,同时还增加了逻辑性的难度,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时难上加难。因此,为了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课堂导入环节无论在哪个科目的运用过程中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如何利用导入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仅供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
一、数学教学在初中阶段的现状及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现状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对学生的评价依据一般都是来自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太过于片面,不仅不能对学生作出客观性的评价,还会使学生降低学习数学的信心。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结果上,从而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掌握。如果教师不能明确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对学习让发的掌握程度,就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学生的学习现状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叛逆期,整体比较浮躁,同时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又比较枯燥,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一些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太难,又跟不上教师的课程进度,渐渐的就会出现厌烦的心理。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快乐,也没有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即便教师在课后布置了一些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也只是将作业当做应付教师。还有一些学生的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只停留在了表面,并不能进行自主思考,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学生掌握到的解题方法太过于单一,并不能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另外,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通常都会选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中学习,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
(一)通过情景教学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一个良好的教学导入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
因此,教师要明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结合教学内容导入相关的情景教学,促使学生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在导入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中,通过不同的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勇敢的表达自己对知识点的认知,这样才能让教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找到他们的短板,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教师在将情景教学导入到传统课堂中时,要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让每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得到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语言内容,通过语言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快的投入到课堂中。例如:教师在开展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将“鸡兔同笼”这个典型的方程式例题引入到课堂中:现在将固定数量的小鸡和兔子都放在了同一个笼子中,现在已经知道了笼子中脚和头的数量,如果想知道小鸡和兔子的数量,应该用什么样的数学公式呢?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解题的过程中,可以从班级中找几名同学在讲台上扮演小鸡和兔子,让他们对题目中的情景进行表演,然后在鼓励其他同学自主解题。在进行鸡兔同笼的情景教学中,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方法。[2]
(二)通过实验教学导入,提高课堂趣味性
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数学理论知识中的所有结论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为了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将数学实验导入到传统教学中,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数学结论求证的过程,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还能通过实验教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另外,实验教学还可以将数学知识中的抽象理论具象化,如果能将实验教学合理的导入到课堂中,就能够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从提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将数学的实验教学导入到课堂中,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还能将知识点直观化,因此,教师要着重做好实验教学,促进构建高效课堂。例如:教师在开展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将实验教学导入到课堂中,增加学生的体验感。教师在备课时要准备一些彩色的玻璃纸当做实验教具,同时还要准备胶带和三菱镜。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先分成小组,之后将准备好的教具分发到每个小组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手中的材料制作出一个万花筒。在经过简单的制作过程后,教师就可以让小组中的学生对万花筒进行仔细的观察。这时,很多同学在观察过程中就会发现,万花筒里面的的图形都是轴对称的图形。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还能通过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提升教学的效率。[3]
总结
总而言之,良好的导入环节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明确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长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设计导入教学时,教师既要提高导入的趣味性,还要拓展知识范围,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尉尚雄.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和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7(12):46-47.
[2]李长宏.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学周刊,2016(29):189-190.
[3]杨朋.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