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创建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王胜法
[导读]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
        王胜法  
        浙江省乐清市盐盆第一中学  325600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注入无穷的动力,也是学生深入学习互动的源泉,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数学教学更加高效、深入的开展。同时,在数学课堂上创建不同的情境,也为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数学;创建
前言:
        初中数学知识较为枯燥,并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创建情境辅助教学,会让学生有效降低枯燥感,并将注意力充分聚集到课堂上。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创建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还可以帮助学生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一、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依托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来创建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熟悉感,从而更有效开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高效学习和汲取有关的新知识。同时,数学知识比较乏味,学生容易由此影响学习热情。教师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情境中,会为数学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从而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进行深入学习。
        比如,在对“有理数减法”的数学知识开展教学时,教师直接讲解,就会让学生感觉十分乏味。此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将其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有关有理数的数学问题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可以这样来融合:“家电商场中电视打折,原价是5000元的液晶电视,现售价为3500元,一名顾客先交了3000元定金,当商家将电视送至其家中后,再结算另外500元。问:是商场欠顾客的钱,还是顾客欠商场的钱?”。学生就会立刻回答:“是顾客欠商场的钱。”。接下来,教师再引入课堂教学内容:“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用有理数来表示顾客欠商场的钱。”。通过这种生活情境的引入,就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激发,进而更好吸引新知识。
二、结合数学知识创建故事情境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知识,并促进学习效率不断提升。

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动、有趣的故事融合到一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不仅会让学生对数学形成浓厚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思考,还会让学生通过有效学习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比如,在“一次函数的图像”的数学课堂上,为了有效降低知识枯燥感,使学生可以深入学习和思考,教师就可以导入这样一个故事:“龟兔比赛完跑步后,兔子十分不服气,于是与乌龟商议好重新进行比赛。比赛开始后,兔子仍然是先领先乌龟的速度的,每个小时20千米。乌龟的速度是每个小时5千米的速度。但可惜的是兔子跑了一个半小时后,仍见不到乌龟的踪影,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但乌龟却一直在慢慢前行,并在8小时后率先到达了终点。”。之后,再提出要求:“将比赛中乌龟与兔子所用的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用函数图像表示出来。”。就会使学生的探究兴趣明显提高,并专心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
三、借助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
        初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知识,抽象性更强,灵活度更高,需要学生积极思考思考,才会使其扎实并熟悉掌握。教师需要有效去引导学生思考,才会让学生更好获取新知识,并提高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提问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引导策略,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去学习。教师若将提问加以优化,用更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创建问题情境,就可以使提问的效果更明显,帮助学生灵活思考,进而使其活学活用数学知识,并令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
        比如,在教导学生学习“勾股定理”的新知识时,为了能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思考教师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将简单、直接的提问,转化为问题情境:“学校操场上的旗杆上面,有一根旗绳,想要测量旗杆的高度,什么方法最简便?既不需要将旗杆放倒,也不需要将旗绳取下就可以测量呢?”。学生的好奇心就会变得十分强烈。同时,探究欲望也会被有效激发出来,并积极投入到思考与交流中。学生通过激烈的探讨后,就会积极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问题,并回答教师:“先将旗绳拉直,让其与地面的角度呈60度,就会形成一个三角形。此时,再去测量数据,并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旗杆的高度。”。不仅可以使学生变得更加灵活,还可以使学生学习能力有效发展。
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创建多元的教学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以更有趣的方式带入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令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推动学生深入去学习和思索数学教学内容。并且,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使其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梁国春.试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2021(2):151.
[2]常峻鸣.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J].亚太教育,2020(3):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