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德
广东省化州市长岐镇长岐中心学校樟州小学,广东省化州市,525128
摘要:游戏与教学的良好结合,就是将学生的兴趣学习良好的结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厌烦情绪,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会对学习的过程产生厌烦感,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能够通过游戏来减少学生的厌烦感,能够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在游戏当中去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活力,更好地将自己的活力运用到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而使整个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正文:老师要掌握好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老师不能只是为了让学生快乐而进行游戏教学,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到知识与高效率的学习来进行游戏化教学,所以就需要能够将游戏与教学过程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不仅有欢乐氛围的传递,还有知识内涵的传达。这样就会体现出游戏化教学法的有利之处,让学生可以更集中的来学习,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起更高的兴趣。
一、课堂中穿插游戏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会更加注重知识的讲授,但是老师如果能换一种方式,将游戏与知识的讲授相融合,也会将整个课堂变得更加不一样,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新鲜感,这样学习起来才会有更好的学习体验。那么老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在课程当中穿插一些游戏,让游戏化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能够同步发展,给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课堂基础,将一些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更新鲜的传达出去,这样不仅会给课堂的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也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有效的激发。
例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在一开始先用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找很多关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图形,让学生能够通过快速抢答的方式来回答,老师需要找到不同的图形种类和名称,那么学生在抢答的过程中,就会有一个情绪逐渐高涨的过程,学生的整个学习兴趣度就会调动起来,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保持更好的热情度和参与度来有效的学习。抢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游戏的过程,因为抢答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变相的思考来高效率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抢答就是在让学生有一个更高的课堂体验感。那么老师将一些图形播放完成之后,老师就可以进行接下来重点内容的讲授,那么讲授完成之后,老师就可以通过随机抽取学号的方式,让抽到的学生回答接下来的相关问题,老师会将一些重点知识转换成问题,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对这个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掌握,让每一位学生能够随着老师的游戏教学更好的体验教学的过程,更好地学习和积累数学知识与内容。
二、以游戏创设数学情境
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氛围能够起到贯穿整个课堂过程的作用,所以老师需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情境,让学生能够迅速并有效地融入到这个情境中,学生有了对这种情境的感受和融入,就能够更有效、更高思维的来学习。所以老师就可以通过游戏来创设活跃且充满激情的氛围,让学生充满激情的来学习。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的过程中,老师在一开始就可以展现出一个物体,那么老师会在一开始展现出三个关卡,第一个游戏关卡就是学生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制作出这样一个模型。第一个关卡完成之后,第二个关卡就是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物体的观察,第三个关卡就是学生将自己刚才多角度观察后的物体形状进行记录。有了这三个关卡,学生就会有一种闯关的体验感,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随着关卡的不断完成而得到逐渐的提高。那么学生整个游戏关卡完成之后,老师就会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让他们将自己刚才记录的结果进行分享,在一位学生分享之后,其他学生可以随即对这位学生进行反驳,从而进行自己观点的分享。利用这样一个过程,首先通过关卡来创设一种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再通过互相的质疑与分享达到思想的活跃,这样数学课堂的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三、互动游戏激发乐趣
一个人进行游戏与多个人进行游戏的体验感是不同的,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游戏,就能够更好的使每一位学生都高活跃度的参与到其中,而且学生通过合作来进行游戏,也能够相互之间有一个推动。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将学生分好游戏小组,每个游戏小组都有一个关于百分数需要探讨的问题,比如老师会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这个情境中会有一定的百分数,学生要做的就是可以将这些情景表演出来,并能够找到其中关于百分数的知识。通过这样的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情境扮演的过程中,并能够通过情景扮演来学习到相应的知识,而且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也可以与周围的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的愉悦性就会更大。
四、家校联合,互动游戏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当中,家长对其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老师在让学生进行一些作业或者是完成一些任务的时候,也需要积极的发挥家长的作用,能够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共同来完成一项任务,也可以让家长与学生的情感得到培养,让每一位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数学内容有更深切的理解。而且老师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更好的保持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促进每一位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更有兴趣,也让整个任务的完成更高效率。
例如,在学习《圆》的数学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将预习圆的这节数学知识的任务说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回到家中,与父母一起来完成这节内容的预习,预习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与父母一起制作一个圆,那么父母可以监督学生来预习整节内容。老师也需要先与父母沟通好,让父母了解到用一个什么样的游戏方式来先让学生进行预习,老师可以给父母提供几个选项,比如可以让学生与父母共同制作一个圆形,在圆的表面写上相应的知识点,这样的互动游戏的方式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能让学生对于圆的细节知识了解的更加深刻和透彻。老师还可以让父母与学生一起来学习,可以相互之间进行圆的知识的抢答,通过电子设备或者是一些其他的纸张来写上圆的知识,那么互相之间进行提问,回答较好的另一方就可以获得提前准备好的奖励。这样让父母与学生共同来学习相应的知识,让每一位学生可以在父母的帮助和推动下,对圆的知识有一个更全面的学习。
五、实践游戏,增加兴趣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将课堂的主阵地到户外,让学生在户外进行相应的游戏,也可以更好的学到针对性的知识。也让每一位学生在户外游戏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自然性。
例如,在学习《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结成探究小组,这个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搜集相应的信息,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主题,可以去让他们搜集关于家庭支出或者人们最喜爱的水果等等,让学生有一个主题,根据这个主题去了解相应的信息,去与人进行沟通。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让他们激发自己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而且通过小组竞赛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实践活动本来就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放松的乐趣,让每一位学生在其中感受到游戏的愉悦感。老师也可以在学生搜集完数据之后,让学生以情景扮演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成果,让每一位学生展现出自己搜集信息的整个过程,更好的身临其境,以便于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感。
结束语:游戏与教学的结合,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老师将这种方式进行推广,也是在考虑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去包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天赋,进而推动每一位学生能够更全面、更好的成长,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放松自己的心情,更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研究[J]. 吴丽娜. 现代教育. 2020(06)
[2]基于交互工具的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开展策略研究[J]. 张生,马秀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