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燕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福岭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39
摘要:时代的进步使教育事业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国家教育部门对待学生的文化培养以及才能提升都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且合作学习是学生时期学校重点培养的一种学习能力。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基础文化知识以及能力的基础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教育中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很有必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也能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的形式能够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作为教育部要求学生培养的学习能力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极大程度的发挥其教学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针对相应的数学概念或者数学练习题进行交流探讨,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且可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习题的效率。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那么数学课堂的教学任务就能高效的完成。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
1.教师和学生缺少交流,学生缺乏合理引导。
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课堂听讲效率离不开教师专业的指导,合作学习的应用更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数学知识多以抽象性、逻辑性概念为主,需要学生很好的理解所学数学知识,但是数学知识的理解部分是有一定的困难。这个问题对一些小学生来说,难免存在学习压力。部分小学生在课堂听讲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的引导。但是目前来看,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很少和小学生进行交流。教师没有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大多数小学生在课堂听讲过程中不认真,表面上在听教师讲解内容,实际上存在不少的小动作,课堂教学效率不大显著。教师还没有意识到新课程改革方针实施的重要性,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被忽视,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教师应该多和小学生进行交流,进行合理的引领工作,采取互动的交流模式,增强同学们的合作交流意识。
2.课堂上学生缺少参与性,合作学习意识薄弱。
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的讲解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并且学生应该有意识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但是目前来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参与性,并且小学生很少会有进行合作学习的想法。小学时期,教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模式,小学生才会提高课堂上的参与性。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进行强化,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听课积极性也会提高。知识讲解中,教师培养小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意识,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彼此给出自己的理解,这有利于学生的大脑开发。学生缺少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也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或者给出自己的意见,那么相关数学练习题的学习效率就达不到。教师在给出一些思考性的数学问题时,学生很少会有和其他同学讨论的意识,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自主思考。教师留时间给学生去讨论分析,而部分学生利用这段时间去和同学说笑,没有很好的利用这段时间。
所以,数学教学中,学生缺少合作学习的意识,数学思维就打不开;自主合作意识开发不足,学生的个性化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
1.数学课堂进行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加强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听讲情绪,既是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发展学生自身能力的一种形式,学生自主合作意识的开发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该要试着和学生互动,鼓励小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讨论,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合作学习能够激励学生参与课堂,增强课堂上的学习活跃氛围,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来实现教学任务。例如,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讲解中,对于“可能性的大小”这一板块内容的学习。数学教师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就可以发挥一定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设计一款摸球游戏,鼓励小学生进行小学分组来参与活动。这种摸球游戏可以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并且可以鼓励小学生进行合作,用这种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参与心理,让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本次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数学课堂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学习习惯是学生良好能力培养的条件,而环境的影响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必要因素。学生长期处于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中,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会有意识的强化自己的合作学习意识。学生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习题讨论中,也会有意识的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敢于积极的给出自己的意见,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堂上,教师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鼓励学生加强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习题的训练。这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发,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逻辑性。例如,针对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这一内容讲解,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案例让学生小组讨论图形变换的实际应用。“观察物体”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并进行同学之间的讨论分析。这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也会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3.数学课堂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首先数学教师需要明白自己在课堂知识讲解中发挥的作用,数学教师应该是知识传输的引导者,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意识的引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能够很好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授课效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以此来使课堂知识传输效果得到提升。例如,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师在进行课本概念复习时就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形式。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不同小组分别总结不同单元的知识点,并在课堂上进行不同小组间的交流探讨。这种形式极大的节省了复习时间,且学生的复习效果也比较好。
三、总结。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教学价值。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思想,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翊.浅析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24.
[2]苟晓梅聚焦合作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