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梁静
[导读] 在初中生的学习中,物理学习与日常生活
        梁静
        重庆市云阳县黄石实验学校    404500
    摘要:在初中生的学习中,物理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许多生活现象都能够通过物理知识来解决。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也应当摒弃以往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引入物理教学,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来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问题教学;情境教学;
引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以及情境教学一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二者的结合既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又能够通过创新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基础,深入分析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的优势以及教师应当如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首先,物理教师应当以现阶段的学生物理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物理教材为基础,在问题情境创设上符合教育部、学校等不同主体的要求,以学生为实际教学主体,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消化与吸收能力。其次,物理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当尽可能地覆盖物理教学的全部知识点或该知识点的所有分支,兼顾难点和基础知识点。最后,教师所创设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保证学生对物理问题具有探究的兴趣,令学生能够通过问题的探讨、解决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除此之外,物理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也应当注重对问题的筛选,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实际,避免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出现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问题。
二、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一)悬念式情境创设
       由于初中物理学习具有系统性以及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特点,因此,物理教师一方面在设计教学环节以及问题情境时以物理教材的体系为基础,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体系性;另一方面,为了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问题和悬念为切入点,将生活中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现象纳入到问题情境的创设当中。首先,初中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情分散,对于较为抽象的物理专业术语的接受程度较低,因此物理教师的问题情境必须更加生活化、口语化。其次,初中物理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应当尽可能的选择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令学生对物理问题产生较为迫切的探索欲,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加深学生对于相应物理知识的印象,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质量[1]。
       (二)探究式情境创设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物理核心素养也是物理教师在设置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内容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对象。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探究式情境创设为例进行分析。首先,探究式情境创设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以及教材进行问题创设,在创设情境时注意引导学生联想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且加深学生对一系列问题与答案的印象。其次,物理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以学生的物理学习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背后的物理知识以及相关原理,帮助学生建构物理学习的体系。


       例如在“滑动摩擦力”这一章物理知识的学习中,物理教师可以从滑动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出发点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一些探究问题,例如“为什么自行车上会有纹路?”、“骑自行车上坡时后座放不同重量的东西是否会骑起来更费劲?”等,这些问题一方面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后的自主探索心,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同时也是对滑动摩擦力等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思考,有助于物理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三)加强问题情境与生活的联系
       基于初中物理知识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本文认为初中物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当注重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树立起对物理知识学习的正确认识,加强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首先,物理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前可以鼓励学生针对相应的物理教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在《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学习中,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考虑生活中与温度变化、水凝固、水蒸发有关的生活现象,并且收集学生在观察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其次,物理教师应当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将问题按照物理知识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内容以及问题环节,例如“为什么水会变成冰?”、“为什么冰在阳光下会变成水?”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纳到“熔化和凝固”这一章节中。最后,物理教师在问题情境中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自己探索相关问题的答案,并且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并由每组的同学代表上台进行问题解答。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自主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将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与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问题情境创设能够通过问题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物理知识的学习情境以及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物理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关键教学环节,而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对物理问题有代入感,教师一方面应当选择更加真实、可靠的物理问题,并且将这些物理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另一方面,物理教师也应当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沉浸式学习氛围。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物理教师的教学手段以及辅助技术种类越来越高,在问题情境创设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应的纪录片或物理实验,通过播放音频、视频、图片的方式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且令学生沉浸于物理学习当中。除此之外,物理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积极查找与初中物理相关的实验以及生活问题,丰富自身的物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物理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问题情境创设这一教学方式,通过“悬念式问题情境”、“探究式问题情境”以及生活化问题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不同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武兴爱.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1(14):43-45.
[2]陆玉逵.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分析[J].考试周刊,2021(30):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